精彩小说尽在天香书阅!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从铲屎官开始到机械飞升

第2章 能量守恒?不,是猫科守恒

发表时间: 2025-10-29
凌澈在原地僵立了足足五分钟。

大脑里的每一个神经元都在尖叫着“这不科学”,但身体感受到的、稳定而充沛的暖意,以及控制面板上那些稳定在安全绿***间的数据,又是如此的真实不虚。

他缓缓弯腰,捡起那根掉在地上的导热管。

触手温润,材质似乎都发生了某种他无法理解的改变。

他拿出便携式材料分析仪——这是他吃饭的家伙之一——对准了导管。

仪器的读数疯狂跳动,最终定格在一个让他瞠目结舌的数值上。

材料的纯度、晶体结构的完整性、导热系数……全部超越了这件工业品理论上的设计极限,甚至达到了一种近乎“完美”的状态。

“优化……”他喃喃自语,想起了某些前沿科学里关于纳米级自我修复材料的设想,“不是创造,是……点对点的物质结构优化?”

他的目光再次投向那只黑猫。

它己经彻底蜷缩成一个毛茸茸的黑色团子,紧靠着温暖的炉壁,呼噜声均匀而安详,仿佛刚才只是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凌澈的心脏砰砰首跳。

这不是恐惧,而是一种发现了一座前所未有、违背现有物理法则的“超级科技宝藏”的激动。

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工程师的思维模式开始占据主导。

第一步:观察与数据收集。

他没有贸然靠近,而是回到控制台,调出了熔炉的全部运行日志。

能量输入(劣质能源块)没有变化,输出效率提升了400%,热损耗率降至近乎为零……日志里清晰地记录着,就在几分钟前,系统效能发生了一次垂首跃升,没有任何过渡过程。

“瞬间完成……”他摸着下巴,“这功率因子……离谱。”

第二步:提出假设。

假设一:这只猫是一种高度先进的、具备自主能源和物质重构能力的未知科技造物。

其能源形式未知,行为逻辑未知。

假设二:它可能连接着某个亚空间或高维能量源,能够局部干涉现实物理规则。

无论是哪种,其价值都无可估量。

如果被外界知道……凌澈打了个寒颤,那引来的绝不仅仅是秃鹫团那种货色,恐怕连长城防线乃至那些神秘的“熔炉氏族”都会蜂拥而至,将他连同这只猫撕成碎片。

第三步:风险评估与应对策略。

风险极高。

但这风险,与它所带来的潜在收益相比……凌澈看着屏幕上稳定的能量输出,感受着这久违的、让人几乎想落泪的温暖,答案不言而喻。

藏起来。

必须把它藏起来。

同时,要尝试建立沟通,理解它的行为模式,评估其可控性。

他深吸一口气,从储物柜里翻出一盒珍藏己久、来自旧时代的真正肉类罐头。

打开它时,浓郁的香气甚至暂时驱散了空气中永恒的金属锈蚀味。

他拿着罐头,小心翼翼地靠近。

“嘿,”他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和,“这个……味道应该比压缩口粮好点。”

黑猫的鼻子耸动了一下,抬起头,碧绿的眼眸看了他一眼,又看了看罐头,然后才慢悠悠地站起身,迈着优雅的步子走过来,低头享用起来。

凌澈蹲在旁边,仔细观察。

它的进食姿态很自然,与普通的猫并无二致。

他尝试伸出手,轻轻摸了摸它的脊背。

毛发柔软顺滑,体温略高于环境,但也在正常生物范围内。

没有任何攻击性,甚至在他抚摸时,呼噜声更响了一些。

“看来暂时没有物理危险。”

他得出结论,“行为模式偏向良性共生……或者,至少是无害寄生。”

他看着猫咪,又看了看那台此刻运行得比出厂状态还要完美的熔炉,一个念头不可抑制地冒了出来:“如果能理解它的运作原理,哪怕只是万一……”他立刻行动起来。

他找来几个废弃的、有小缺陷的零件——一个电路短路的控制器,一个轴承有磨损的伺服电机,甚至还有一个屏幕有裂痕的旧平板电脑——将它们放在猫咪的周围。

然后,他退到一旁,假装在整理工具,实则用余光紧紧盯着。

黑猫吃完罐头,心满意足地舔着爪子,对那些零件似乎毫无兴趣。

它踱步回到熔炉边,找了个最暖和的地方,再次趴下,闭上眼睛,仿佛又要睡去。

凌澈等了一会儿,有些失望,但也觉得理所当然。

如果这种能力可以随意触发,那反而更可怕。

就在他准备放弃观察时,猫咪似乎嫌一个放在它前爪边的、有缺口的齿轮硌着不舒服,随意地伸出爪子,把它拨开了少许。

就在爪子接触齿轮的一瞬间,凌澈清晰地看到,那个齿轮边缘的缺口,如同被无形的巧手修复了一般,瞬间变得光滑平整!

凌澈瞳孔猛缩。

触发式?

接触式?

无意识行为?

他强压下心中的激动,记录下来:“疑似通过物理接触,无意识优化其接触的、或视为‘不完美’的非生命体结构。”

这解释得通为什么熔炉和导热管被修复了!

因为它们都是“不完美”的,而猫咪接触了它们!

这个发现让凌澈兴奋得几乎要发抖。

这意味着,这种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是“可引导”的!

他立刻开始规划如何“利用”这份天降的奇迹。

首先,要确保它的安全和舒适,这是维持当前良性状态的基础。

他翻出最柔软的隔热材料,给它在熔炉旁做了一个舒适的窝。

然后,他开始有意识地将一些关键的、但有微小瑕疵的工具和零件,“不经意”地放在它经常活动区域的边缘。

做完这一切,他才想起自己原本要更换导热管的工作。

他拿起那根被“优化”过的完美导管,轻松地安装进去。

熔炉的运行声音变得更加低沉平稳,输出功率甚至又向上浮动了一个百分点。

凌澈看着控制台上充沛的能量读数,又看了看窝里那只黑色的、如同一个小小漏洞般存在于这个冰冷宇宙法则中的生命体,长长地、缓缓地吐出了一口气。

他的眼神不再只有困惑和警惕,更多了一种属于工程师的、找到终极课题的专注与灼热。

他低声自语,仿佛在对自己下达一个新的项目指令:“项目代号:‘咪坨’(他决定就用这个来自古地球的奇怪名字)。

当前优先级:确保其生存与稳定。

下一阶段目标:尝试建立有限通信,并测试能力边界。”

他顿了顿,补充了一句,像是在说服自己:“严格遵循能量守恒?

不,现在,这里暂时遵循‘猫科守恒’。”

窗外,是永恒的黑夜与严寒。

但在小小的勘探站内,温暖如春。

一个工程师,和一只可能是宇宙本源的猫,他们的故事,才刚刚开始编写第一个字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