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天香书阅!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赤胆忠魂

第3章 车站暗线

发表时间: 2025-11-02
1941年深秋的潍县火车站,蒸汽机车的轰鸣声刺破晨雾,白色的水汽裹着煤烟味,在站台上空弥漫。

陈砚秋穿着一身藏青色绸缎马褂,手里提着一个精致的木盒,站在“聚丰楼”茶馆的二楼窗边——这里能清楚看到火车站的货运站台,日军的巡逻队正牵着狼狗,来回检查每一节车厢。

“陈会长,赵晓燕来了。”

老秦悄悄推开包厢门,身后跟着穿蓝布学生装的赵晓燕。

小姑娘手里攥着一个布包,眼神里带着紧张,却难掩兴奋,显然是第一次参与这样的秘密行动。

陈砚秋起身,指了指窗边的位置:“晓燕,别紧张,坐。

今天让你过来,是想让你帮我们盯着火车站的日军动向——尤其是他们的军火运输,有任何消息,立刻通过林教员告诉我们。”

赵晓燕用力点头,从布包里掏出一张折叠的纸,递到陈砚秋面前:“陈会长,这是我昨天在火车站偷偷画的货运站台分布图,上面标了日军岗哨的位置和换岗时间。

我爹以前跟我说过,货运站的三号仓库,最近总关着门,说不定藏着军火。”

陈砚秋接过图纸,展开后眼睛一亮——图纸上的岗哨位置标注得清清楚楚,甚至连巡逻队的路线都画了出来。

他抬头看向赵晓燕,语气里满是赞许:“做得好!

这张图对我们太重要了。

不过你要记住,千万不能让日军发现你的行踪,保护好自己,才能帮更多的忙。”

正说着,茶馆楼下传来一阵喧哗。

陈砚秋走到窗边,看到一队日军士兵簇拥着一个军官走进车站——是渡边一郎!

他穿着一身笔挺的军装,手里拿着指挥刀,正对着货运站的士兵们训话,显然是在加强戒备。

“看来日军是察觉到什么了。”

陈砚秋的脸色沉了下来,“晓燕,你今天先别去站台,等风头过了再说。

林教员,你下午去学校的时候,把这张图带给马铁柱,让他根据图纸制定侦查计划,弄清楚三号仓库里到底藏着什么。”

林晚秋点头,将图纸小心地折好,塞进教案本的夹层里:“陈大哥放心,我会安全送到的。”

下午的潍县女子中学,课堂上的钟声刚响过,林晚秋就借口“取教学资料”,来到学校后院的杂物间。

马铁柱己经穿着一身校工的衣服,在这里等着了——他的胳膊还缠着绷带,是昨天在艺林书社突围时受的伤,但眼神依旧锐利。

“马大哥,这是晓燕画的火车站分布图。”

林晚秋将图纸递过去,“陈会长怀疑三号仓库里藏着日军的军火,让我们尽快查清楚。”

马铁柱接过图纸,凑在窗边的光线下仔细看,手指在三号仓库的位置反复摩挲:“这个仓库我知道,上个月我去火车站修水管时见过,门口有两个日军士兵把守,还装了铁丝网,确实可疑。

这样,今晚我带两个兄弟,悄悄摸进去看看。”

“太危险了!”

林晚秋急忙阻止,“日军现在戒备这么严,万一被发现,你会有生命危险的。”

马铁柱咧嘴一笑,拍了拍腰间的土制炸药:“放心,我马铁柱在战场上摸爬滚打这么多年,这点小事还难不倒我。

你们等着我的好消息就行。”

林晚秋知道马铁柱的脾气,一旦决定的事,十头牛都拉不回来。

她只好从包里拿出一个小巧的手电筒,递给马铁柱:“那你一定要小心,这个手电筒你拿着,里面的电池是新的,关键时刻能派上用场。”

当晚,月黑风高。

马铁柱带着两个“磐石”小组的成员,穿着黑色的夜行衣,悄悄来到火车站的货运站。

他们趁着日军换岗的间隙,快速翻过铁丝网,躲到三号仓库旁边的货堆后面。

仓库的门是锁着的,马铁柱从怀里掏出一根细铁丝,熟练地***锁孔里。

几分钟后,“咔哒”一声,锁开了。

他轻轻推开仓库门,一股刺鼻的火药味扑面而来——里面果然藏着军火!

仓库里堆满了木箱,马铁柱打开一个木箱,里面全是崭新的步枪和子弹;再打开另一个木箱,里面是一排排的手榴弹和迫击炮炮弹。

他心里暗暗吃惊,这么多军火,要是运到根据地前线,肯定会给抗日武装带来巨大的威胁。

“快,把这些军火的数量记下来!”

马铁柱压低声音,让身边的成员拿出纸笔,快速记录。

就在这时,仓库外突然传来一阵脚步声——是日军的巡逻队来了!

马铁柱立刻让成员们躲到货堆后面,自己则悄悄来到仓库门后。

巡逻队的脚步声越来越近,当第一个士兵走进仓库时,马铁柱突然冲上去,捂住他的嘴,用匕首结束了他的生命。

其他士兵听到动静,立刻朝着仓库里开枪,马铁柱和成员们边打边退,趁着夜色,冲出了仓库,消失在黑暗中。

回到陈砚秋的公馆时,马铁柱的衣服上沾满了灰尘和血迹——是刚才和日军交火时被流弹擦伤的。

他将记录军火数量的纸条递给陈砚秋,喘着气说:“陈会长,三号仓库里藏着至少五百支步枪、十万发子弹,还有五十门迫击炮和两百枚手榴弹,日军肯定是想把这些军火运到胶东根据地,支援‘扫荡’。”

陈砚秋接过纸条,脸色凝重:“这么多军火,必须想办法毁掉,否则根据地的损失就大了。

林教员,你明天联系赵晓燕,让她打听一下这些军火的运输时间和路线;马大哥,你负责准备炸药和武器,我们争取在军火运出潍县前,把它们炸掉。”

第二天上午,赵晓燕按照约定,来到南巷子的裁缝铺。

林晚秋正在这里等着她,看到小姑娘进来,立刻迎上去:“晓燕,有消息吗?”

赵晓燕点点头,从布包里掏出一张纸条:“林教员,我昨天在火车站听到日军士兵聊天,说这批军火明天上午就要用火车运走,目的地是胶东的莱阳,负责押送的是佐藤小队长。”

林晚秋心里一喜,接过纸条:“太好了!

晓燕,你立大功了。

你先回去,注意安全,有新的消息再联系我。”

赵晓燕离开后,林晚秋立刻拿着纸条,赶往陈砚秋的公馆。

陈砚秋和马铁柱正在制定炸军火的计划,看到纸条上的消息,都松了口气。

“佐藤小队长?

就是那个嗜酒如命的日军小队长?”

马铁柱笑着说,“这就好办了,我们可以从他下手,想办法混上押送军火的火车。”

陈砚秋点头:“我有个主意。

佐藤欠我一个人情,我可以以‘送慰问品’为由,登上火车,趁机在军火车厢里安装炸药;马大哥,你带着队员,在火车经过潍河大桥时,引爆炸药,毁掉军火;林教员,你负责在火车站外接应,确保我们能安全撤离。”

计划定下来后,几人立刻开始准备。

陈砚秋让人准备了两坛高粱酒和一些点心,作为“慰问品”;马铁柱则将土制炸药做成一个个小巧的炸药包,方便携带;林晚秋则联系了“磐石”小组的其他成员,让他们在潍河大桥附近接应。

第二天上午,押送军火的火车缓缓驶离潍县火车站。

陈砚秋提着“慰问品”,在佐藤的邀请下,登上了火车。

火车上的日军士兵都在忙着看守军火,没人注意到陈砚秋的小动作——他趁着佐藤喝酒的间隙,悄悄来到军火车厢,将炸药包安装在车厢的承重柱上,设置好定时装置——半小时后爆炸。

完成任务后,陈砚秋借口“还有商会的事要处理”,下了火车。

林晚秋早己在车站外等着他,两人快速离开火车站,朝着潍河大桥的方向跑去。

此时,马铁柱和队员们己经在潍河大桥附近的树林里等着了。

看到陈砚秋和林晚秋过来,马铁柱立刻迎上去:“陈会长,都安排好了吗?”

“都安排好了,炸药半小时后爆炸。”

陈砚秋点头,“我们就在这里等着,等火车经过大桥时,炸药一爆炸,军火就全完了。”

十几分钟后,远处传来火车的轰鸣声。

马铁柱和队员们握紧手里的枪,紧张地盯着大桥的方向。

当火车的车头刚驶上大桥时,一声巨响传来——炸药爆炸了!

军火车厢瞬间被火光吞没,火车失去控制,冲出大桥,掉进了潍河里。

“成功了!

我们成功了!”

马铁柱兴奋地大喊,队员们也都欢呼起来。

陈砚秋看着大桥上的火光,心里松了口气。

他知道,这次毁掉日军的军火,不仅能减轻根据地的压力,还能打击日军的嚣张气焰。

但他也清楚,渡边一郎肯定不会善罢甘休,接下来的日子,他们会面临更严峻的考验。

离开树林时,天己经黑了。

陈砚秋、林晚秋和马铁柱沿着小路,朝着潍县的方向走去。

月光洒在小路上,照亮了他们前行的脚步。

他们知道,抗日的道路还很漫长,但只要他们团结一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总有一天,会把日军赶出潍县,赶出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