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京城之中,暗流涌动。
林鹤的《平戎策》,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了层层波澜。
策论触碰权贵,欲对他进行打压。
在吏部选官之时,多人动了心思,想将他外放偏僻之地。
吏部议事厅,几位官员围坐在一起,商议着此事。
“这个林鹤,一篇《平戎策》,搞得朝廷上下,人心惶惶。
如今局势,当以和为贵,此子却主张兴兵抗戎,实在不妥。”
“没错,不能让他留在京城,坏了我等上下和合的朝堂。
最好将他外放至凉州前线,让他死于西戎之手,也可绝了主战之声。”
阴谋悄然展开,而林鹤对此却一无所知。
......姬延吉得知了这个计划,再次将林鹤传召到吴王府。
林鹤来到吴王府,心中满是疑惑。
姬延吉开门见山。
“林探花,你可知,你如今处境危险?
有贼子,欲将你外放至凉州前线,这分明是想借西戎之手,置你于死地。”
林鹤心中一惊,背后冰凉,连忙起身。
“皇叔,臣不知,为何会遭此算计。”
姬延吉微微叹气......“你的《平戎策》,触动了太大的利益,奸佞自然容不得你。
不过,孤向来爱才,不会坐视不管。
孤决定派你前往吴州,吴州州牧、平海军节度使澹台尽忠,孤之亲信也。”
“多谢皇叔救命之恩,臣定当竭尽全力,为皇叔效力。”
“你且莫急着谢我。
孤知李晋之,是你的好友,孤己让吏部亲信安排李晋之,出任吴州临海郡郡守。
李晋之乃前朝探花,先帝赞其人才难得,且出仕多年,屡遭打压,这番吏部待官,资历足够,可任临海郡守。
而你,则安排为临海郡丞。
本不该外放你,但如今形势复杂,这也是对你一种保护。
当然,孤也是希望你们到了吴州,能为澹台节度使,建功立业。”
“皇叔放心,臣与李晋之,定当谨遵皇叔之命。”
......不久后,吏部文牒到了李晋之那里。
来到林鹤住处,面色凝重。
“贤弟,没想到我们,竟被卷入了这场政治斗争。
不过,既然皇叔如此安排,我等听从便是。”
“兄长,所言极是。
去了吴州,定要小心行事。”
......在出发前,皇叔再次召见了他们。
“你们此去吴州,责任重大。
吴州在大周最东边,鱼米之乡,钱粮富足。
但临海郡有瀛岛族,祸乱沿海,希望你们能肃清鬼族,给孤稳定后方。
遇事不决,务必与澹台节度使商量,切莫生乱.....”......而在吴州,澹台尽忠收到了皇叔的命令......坐在书房中,思索着即将到来的林鹤和李晋之。
“大王派来这两人,定有深意。
我得好好安排,不能辜负了大王的信任。”
当林鹤与李晋之来到吴州临海郡时,节度使澹台尽忠,亲自迎接。
“两位大人,远道而来,辛苦了。
吴王己有吩咐,本将自当全力配合。”
林鹤与李晋之连忙行礼。
“多谢节度使大人。
我等定当听从大人安排,为临海郡百姓谋福祉。”
......临海郡,两人开始熟悉当地的事务。
一天,两人到州城吴州述职,并与澹台尽忠商议政务。
“如今吴州局势复杂,既要应对外部的压力,又要处理内部的事务。
两位大人可有什么良策?”
李晋之思索片刻,“澹台大人,下官以为,可先加强临海郡海域的防御,以防岛族祸乱。
同时,发展临海经济,提高百姓的生活水平......”“没错,还可以加强与周边地区的联系,共同应对可能的危机。”
“两位大人,所言有理。”
行动并非一帆风顺。
在临海郡,也有一些人,对两人的到来表示不满。
“这两个外来的官员,能有什么本事?
凭什么来指挥我们?”
“就是,我们可不能,任由他们摆布。”
面对这些质疑,李晋之并没有退缩。
临海郡遭遇了一场特大洪水。
李晋之和林鹤,带领着将士们抗洪救灾。
日夜奋战,不辞辛劳。
“大家加把劲,一定要保护好,我们背后的父老乡亲。”
“齐心协力,一定能度过难关。”
在两人的努力下,洪水终于被控制住了。
百姓们对两人的态度也发生了转变。
“这两位大人真是好官啊,为了我们不惜辛苦。”
“没错,以后我们就听他们的。”
经过这次事件,李晋之、林鹤二人在临海郡站稳了脚跟。
.......上京城,姬延吉也时刻关注着他们的动向。
“林鹤和李晋之在吴州表现不错,本王没有看错人。”
京都有人并没有放弃,对李晋之、林鹤的打压。
继续寻找着机会,试图破坏他们在吴州的形象。
在一次朝廷议事中,有官员再次提起了吴州的事务。
“听说吴州的李晋之擅自行动,破坏了当地的稳定。”
姬延吉立刻反驳道。
“此言差矣。
李晋之和林鹤,在吴州抗洪救灾,为百姓谋福祉,替陛下施恩德,何来破坏稳定之说?”
而在吴州,林鹤、李晋之并不知道京城的这场争论。
随着时间的推移,吴州在李晋之的治理下,逐渐恢复生机。
“贤弟,我等的努力没有白费。
如今吴州百姓生活渐渐好一些了,也算是对得起吴王的信任了。”
“是啊,我们不可掉以轻心。”
数日后,澹台节度使亲临临海郡府衙。
大堂内气氛凝重紧张,众人神色肃穆,商议应对愈发猖獗的瀛岛族之策。
澹台尽忠眉头紧锁,手指轻敲桌面,沉声,“瀛岛族近年越发猖獗,常骚扰沿海百姓、抢夺财物。
多次出兵围剿,可鼠辈熟悉地形,屡屡逃脱,实在棘手......”“澹台大人,当下可先加强沿海防御工事,增加巡逻兵力,同时派探子,深入瀛岛族领地,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没错,李郡守说得对。
兵丁始终有限,海岸线却很长,当发动百姓共御之,另外检举揭发通瀛之鬼,给予适当奖惩。”
“两位大人建议甚好,本将即刻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