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天香书阅!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钢焰逆光:我在1953造龙门

第1章

发表时间: 2025-03-03
林向阳站在轧钢厂大礼堂的台阶上,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中山装第三颗铜纽扣。

透过斑驳的玻璃窗,能看见礼堂里乌泱泱坐满了人,苏联专家瓦西里正在台上比划着轧机改造图纸,俄语混着翻译官的声音在春寒料峭的空气里结出白雾。

"这次技术革新大会,就是要把你们这些榆木脑袋敲开!"王主任的唾沫星子忽然喷到后颈,林向阳猛地回神。

车间主任王德发正揪着个青工训话,藏青色的干部服绷在啤酒肚上,像只随时要涨破的河豚。

礼堂木门吱呀作响的瞬间,林向阳精准捕捉到沈如萍的身影。

厂办秘书今天换了件月白色列宁装,正在给苏联专家递搪瓷缸,手腕上戴着他上周用报废轴承改装的弹簧发卡,在阳光下折射出细碎的光。

"下一个,轧钢车间林向阳!"掌声稀稀拉拉响起来,林向阳踏上讲台时,王建国故意把凳子腿在地上拖出刺耳声响。

车间主任的儿子穿着崭新的工装,胸前别着三枚劳模奖章,正歪着嘴和身边人嘀咕:"大字报都写不利索的货色..."林向阳的手指扣住黑板边缘,粉笔灰簌簌落在袖口。

他转身写下"全面质量管理"六个字,粉笔突然"啪"地折断。

台下响起几声嗤笑。

"上个月三号轧机停机事故。

"清冽的声音撞在斑驳墙面上,礼堂忽然安静,"表面看是张师傅操作失误,但根据维修记录,该机组齿轮箱在过去半年更换过四次密封圈。

"沈如萍的钢笔尖在纸上顿住,洇出个小小的墨点。

瓦西里放下搪瓷缸,灰色眼珠在镜片后眯起。

"我在废料堆找到所有报废密封圈,发现磨损痕迹集中在同一位置。

"林向阳从裤兜掏出个油纸包,展开时金属摩擦声清晰可闻,"这是改良后的密封件,我在砂轮机房改制了倒角..."王德发的茶杯盖"当啷"砸在桌面上:"胡闹!苏联专家定的规格你也敢改?""达瓦里希林。

"瓦西里突然起身,生硬的中文带着伏特加的气息,"你如何保证可靠性?""应力集中系数降低37%,疲劳寿命提升..."林向阳的指尖在黑板上飞快勾画,微分方程像钢水般倾泻而出。

当他写下最后一个希腊字母时,墙角的老式挂钟恰好敲响十二下。

沈如萍发现自己的笔记本不知何时写满了"σ"和"τ",那些弯曲的符号像淬火后的钢条,在纸上泛着幽蓝的光。

王建国把劳模奖章攥得发烫,他看见父亲的后脖颈正在渗出油汗。

"更重要的是建立预防机制。

"林向阳突然走向礼堂后方,在众人惊愕的目光中掀开帆布,露出连夜赶制的展示板。

彩色粉笔绘制的控制图在阳光下跳跃,"每个工位记录尺寸波动,当连续七个点..."礼堂后方突然传来掌声。

穿灰呢中山装的消瘦男人不知何时站在门口,胸前的"劳动模范"奖章比旁人多出一道金边。

沈如萍倒抽冷气——那是刚调来的党委书记,据说在朝鲜战场带着汽车连穿越过轰炸区。

"小伙子,会后到党委办公室聊聊。

"书记的声音像砂纸擦过生铁,"关于你这个...鱼骨图分析法。

"瓦西里突然大步走上讲台,毛呢大衣带起的风扑灭了王德发手里的卷烟。

苏联专家抓起改良密封件对着阳光端详,忽然用俄语迸出一连串感叹。

翻译官愣了两秒才急忙开口:"他说...这是真正的普罗列塔利亚智慧!"林向阳感觉有人拽他衣角。

回头看见沈如萍耳尖通红,却还强装镇定地递来笔记本:"书记让你补交材料,要具体实施方案..."翻开的内页上,除了会议记录还画着个小人,正在黑板前挥舞粉笔。

王建国踹开凳子往外走时,听见父亲正压低声音打电话:"对,要五三年全年的采购单...今晚就烧?你疯了!现在新来的书记..."他忽然噤声,像被掐住脖子的公鸡。

窗外,料场的龙门吊正在装卸钢坯,撞击声震得窗框嗡嗡作响。

林向阳摸着中山装内袋里那张泛黄的毕业照,突然想起穿越前导师的话:"材料科学本质是时空的艺术..."春风裹着铁锈味灌进礼堂,他忽然闻到历史转折的气息。

瓦西里的保险柜在月光下泛着冷光。

林向阳将黄铜钥匙***锁孔时,听见身后蒸汽管道的呜咽声——这已经是本周第三次夜探技术资料室。

泛着霉味的档案袋里,代号"Дуб"橡树的轧机图纸正在吐露秘密。

林向阳用自制的硫酸纸覆在蓝图上,俄文标注的淬火温度区间突然显现出规律性偏差:第三轧辊的预热温度被刻意抬高50℃,就像在流畅的五线谱里掺进半个错音。

"这是热应力裂纹的完美配方。

"他摸着图纸边缘的针孔标记,突然想起穿越前在导师书房见过的克格勃档案——那些冷战时期的工业图纸,总会在关键参数上埋设技术地雷。

窗外传来脚步声,林向阳迅速将真图纸塞回保险柜,把誊改过的副本摆在桌面。

门锁转动瞬间,他翻身躲进装酸洗液的木箱,透过缝隙看见瓦西里的大衣下摆滴着融化的雪水。

苏联专家哼着《喀秋莎》抽出档案,突然僵在原地。

毛茸茸的手掌拍在图纸上震落灰尘,俄语咒骂夹杂着"жулик"骗子的字眼。

林向阳屏住呼吸,看着对方用红铅笔在某处轴承座标注旁画了个狰狞的骷髅头。

---三号轧机爆炸时,沈如萍正在给林向阳缝补工装。

气浪震碎了技术科的玻璃,她捏着钢针的手指被划出血痕。

"轴向定位销断裂引发共振..."林向阳跪在满地齿轮碎片中,捡起个变形的密封圈。

本该银亮的表面布满鱼鳞状纹路——这是典型的过烧组织,证明有人篡改了回火工艺。

王德发的咆哮在车间回荡:"按苏联老大哥的图纸施工,怎么会出问题!"他肥短的手指几乎戳到瓦西里鼻尖,却发现苏联专家正盯着林向阳手中的金相试片发抖。

"达瓦里希,我需要解释!"书记的皮鞋碾过满地滚珠轴承,"为什么同样的故障在哈尔科夫厂也发生过?"林向阳突然举起射灯照向断裂面:"大家看这些贝纹线,裂纹源在第二道热处理工序。

"光束扫过墙上标语,最终停在满脸冷汗的翻译官身上,"烦请告诉瓦西里同志,双液淬火时若在盐浴停留超过23秒,60Si2Mn钢就会..."瓦西里突然掏出手帕猛擦额头,呢子大衣擦过王建国的工作台,碰翻了装有轴承座图纸的文件夹。

林向阳敏锐地注意到,那张本该画着骷髅标记的图纸,此刻却干净得像初雪。

---实验室的台灯在第37个小时开始闪烁。

林向阳甩了甩钢笔里的墨水,继续在坐标纸上绘制应力云图。

沈如萍悄悄放在桌边的搪瓷饭盒已经结出油膜,白菜粉条凝成胶冻。

"果然是这样。

"他盯着自制的简易计算机——用算盘改造的差分机正在吐出打孔纸带。

当模拟到第***个载荷循环时,轧辊表面应力值突然突破屈服极限,和现场事故数据完全吻合。

晨光刺破窗纸时,林向阳撞开了党委办公室的门。

书记正在擦拭军功章,听他连说带比划了十分钟,突然抽出五四式手枪拍在桌上:"今晚十点,料场废渣池。

"阴湿的寒风裹挟着硫磺味。

林向阳藏在生锈的钢包车里,看见王德发父子正在焚烧图纸。

跳跃的火光中,他清楚看到某张蓝图右下角的特殊标记:两个交叠的三角形,和克格勃的科技破坏代号完全一致。

"没想到吧?瓦西里早就被策反了。

"王建国把汽油泼向文件堆,"这些错误参数只要再撑三个月,等到中苏联合项目...啊!"枪声惊飞了夜枭。

书记的子弹精准打穿汽油桶,飞溅的燃料将罪证封存在烈焰中。

林向阳扑向满地灰烬时,抓住半张未燃尽的图纸——上面用俄文写着"操作寿命:不超过1500小时"。

党委会次日,林向阳在档案室发现更致命的秘密——所有苏联图纸都存在"阴阳两版"。

真图纸用隐形药水写着中文批注:"建议将主轴转速提高15%",字迹竟与沈如萍的会议记录本完全一致。

暴雨夜,沈如萍突然持枪将他堵在酸洗车间:"父亲在朝鲜战场见过这张照片。

"她抖开的泛黄照片上,赫然是穿越前导师年轻时的模样,"你到底是敌特还是未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