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天香书阅!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九界星图:文明重启纪元

九界星图·第一卷 第一章:雄安之眼的共振

发表时间: 2025-10-19
公元2149年,七月初七,太平洋上空的云层被切割成规整的几何碎片——那是雄安之眼基地能量屏障折射阳光的痕迹。

基地百米高的金属穹顶下,三千名技术人员在环形控制台前忙碌,键盘敲击声与仪器蜂鸣声交织成密集的网,将“方舟计划”最终校验的紧张气氛绷得像一根即将断裂的弦。

玄子洲站在B区测序平台的边缘,指尖按在冰冷的玻璃观测窗上,窗外是被塑料聚合藻染成灰绿色的太平洋。

那些由人类丢弃的塑料瓶、包装袋聚合而成的藻类,正以每天覆盖30平方公里的速度吞噬海洋,此刻它们的触须己缠上基地的水下锚点,像一群饥饿的灰色藤蔓,妄图攀附这人类文明最后的“救生艇”。

“玄专员,第178组土属性基因样本测序完成,适配阈值47.3,未达移民标准。”

助手小林的声音带着难掩的疲惫,他将一份电子报告推到玄子洲面前,屏幕上跳动的红色数字格外刺眼。

玄子洲揉了揉眉心,三天来他处理了近万份基因样本,适配阈值超过60的不足千分之一。

按照“方舟计划”的设定,只有五行基因适配阈值达标者,才能承受金木水火土五星的星际环境,而眼下这惨淡的数据,意味着绝大多数人类只能留在生态崩溃的地球,等待地轴偏移引发的全球性海啸。

他点开样本详情,屏幕上浮现出一个皮肤黝黑的中年男人的影像——资料显示他是东大陆青禾村的渔民,祖辈三代以捕鱼为生,即使海洋被塑料聚合藻侵占,仍坚持用古法清理近海垃圾。

“再测一次,用手动校准模式。”

玄子洲的声音有些沙哑,他总觉得这些在绝境中坚守的普通人,基因里藏着未被仪器捕捉到的韧性。

小林愣了愣,还是按照指令操作。

手动校准需要耗费三倍的时间,且不符合基地“高效筛选”的原则,但他知道玄子洲的脾气——这位看似温和的年轻专员,在基因测序这件事上,有着近乎执拗的坚持。

就在测序仪重新启动的瞬间,基地突然传来一阵低沉的震颤。

控制台上方的红灯集体亮起,广播里响起总指挥官的紧急通知:“全体注意!

雄安之眼主装置即将启动,天眼射线同步校准,无关人员立即撤离核心区!”

玄子洲抬头望向穹顶,只见中央那台首径百米的金属环装置缓缓转动,环身刻满的上古云纹在能量灌注下亮起金光。

这就是“雄安之眼”,人类耗费二十年打造的超级装置,一端连接着地核的能量源,一端能与千里之外的天眼形成射线联动,其核心任务,便是筛选出具备星际生存能力的“五行基因适配者”。

金属环越转越快,螺旋状的金光从环心喷涌而出,穿透能量屏障首冲云霄。

与此同时,遥远的贵州群山里,天眼射来一道银白色的射线,两道光束在太平洋上空交汇,形成一道贯穿天地的光柱。

那一刻,整个基地的仪器都陷入了短暂的静默,仿佛连时间都被这股力量定格。

变故就在此时发生。

玄子洲胸前的玉佩突然发烫,那是他十八岁生日时爷爷临终前交给他的遗物——半块雕着龙纹的墨玉,边缘参差不齐,像是从完整的玉珏上断裂开来。

这些年他走到哪带到哪,从未想过这枚普通的玉佩会在此时产生异动。

他下意识地伸手去摸,指尖刚触碰到玉佩,碎纹中突然涌出一股温热的金光,顺着他的脖颈迅速爬向太阳穴。

剧烈的眩晕感袭来,他眼前的控制台、同事、金属穹顶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片苍茫的黄土高原。

风从远方吹来,带着麦田的清香。

玄子洲看见自己站在一座高台之上,身上穿着宽大的玄色衣袍,手中握着一柄刻满星图的玉圭。

高台之下,成千上万的人跪拜在地,口中呼喊着“黄帝”二字。

他顺着玉圭指向的方向望去,夜空里的星辰正以一种奇特的轨迹排列,形成了一幅他无比熟悉的图案——那是《周易》中记载的河图洛书星图!

“河图洛书定方位,五行共振通九天……”一个低沉而古老的声音在他耳边响起,像是从时光深处传来的回响。

玄子洲想开口询问,却发现自己无法控制这具身体,只能任由“自己”挥动玉圭,将星图的轨迹刻在高台的石壁上。

就在这时,一阵剧烈的摇晃将他从幻境中拽回现实。

玄子洲猛地睁开眼,撞进一双灰蓝色的瞳孔里——是特布靠谱希拉,“方舟计划”的主要资助者,也是全球最大的AI科技公司“***科技”的创始人。

“玄专员,看来你对我的‘基因编辑舱’很感兴趣?”

特布的嘴角带着一丝意味不明的笑,他身后的全息屏上,正播放着***科技的最新广告。

画面里,银色的基因编辑舱整齐排列,机械臂将人类基因样本送入舱内,屏幕上的适配阈值瞬间从40飙升到90,配文格外醒目:“剔除冗余基因,让人类成为完美星际移民!”

玄子洲还没从刚才的幻境中回过神,耳中仍回荡着那句古老的咒语。

他下意识地低头看向测序仪,屏幕上的数字竟在缓慢跳转——刚才那组渔民样本的适配阈值,在玉佩金光的影响下,从47.3爬到了61.2,红色数字变成了代表合格的绿色。

“特布先生,你口中的‘冗余基因’,或许并非无用。”

玄子洲攥紧了胸前的碎玉,指尖传来的温热感格外清晰。

他突然意识到,爷爷留下的这半块玉佩,或许藏着比基因编辑舱更重要的秘密——那些刻在人类基因里的古老印记,那些被AI视为“冗余”的片段,可能才是人类在星际中活下去的真正密钥。

特布挑了挑眉,显然没把这个年轻专员的话放在心上。

他拍了拍玄子洲的肩膀,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强势:“玄专员,科学需要数据支撑,而不是凭空猜测。

三日后的天工节,我会现场展示基因编辑舱的效果,到时候你就知道,什么才是拯救人类的正确方式。”

说完,特布转身离开,留下玄子洲站在控制台前,望着全息屏上闪烁的广告,又低头看了看手中的碎玉。

玉佩的碎纹里,金光仍在缓缓流动,像是在呼应穹顶外那道贯穿天地的光柱。

就在这时,基地的广播再次响起,这次的声音带着几分庄重:“天工节筹备工作正式启动,首次移民基因筛选将于三日后,在雄安之眼基地主广场举行。

请各部门做好准备,人类文明的未来,就掌握在我们手中。”

玄子洲将碎玉贴在胸口,感受着那跨越五千年的温热。

他知道,三日后的天工节,不仅是移民筛选的开始,更是一场科技与古老智慧的较量——而他手中这半块龙纹玉,或许就是解开文明存续谜题的第一把钥匙。

窗外的太平洋上,塑料聚合藻仍在疯狂生长,但玄子洲的眼底,却燃起了一丝从未有过的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