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天香书阅!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红灯笼里的影子

第1章

发表时间: 2025-10-20

民国二十三年的秋天,冷雨已经连绵下了七天。

陆明远站在泥泞的山路上,望着不远处错落的屋舍轮廓,轻轻舒了一口气。槐荫村,他终于到了。

雨水顺着他的额发流下,模糊了视线。他摘下眼镜,用早已湿透的衣袖擦了擦,这才重新戴上。山路在暮色中越发难辨,他必须在天黑前找到落脚之处。

七天前,他收到师兄陈望平从槐荫村寄出的最后一封信。信上字迹潦草,全无师兄平日里的严谨工整:

“明远吾弟:村中灯笼之俗,果有蹊跷。沈家藏秘,非目所能见。近日自觉有人窥伺,若兄十日无音,可往槐荫村一行。切记谨慎,勿信人言。兄,望平手书。”

如今十日已过,师兄音讯全无。

雨越下越大,陆明远紧了紧肩上的行囊,加快脚步。村口一棵巨大的槐树在风雨中摇曳,枝干张牙舞爪,如同鬼魅。树下立着一块斑驳的石碑,刻着“槐荫村”三个字,字迹已被岁月侵蚀得模糊不清。

他刚踏进村子,便感觉一道目光落在自己身上。路旁一间瓦房的窗户半开着,一个老妇人正透过缝隙盯着他。那目光浑浊而警惕,见他望去,窗户“啪”地一声关上了。

陆明远心头一紧,但仍是硬着头皮往村里走。时近黄昏,又逢大雨,村中本该空无一人,可他总觉得暗处有无数双眼睛在注视着自己这个不速之客。

“外乡人,天黑前找个地方落脚吧。”

一个沙哑的声音突然从身后响起,陆明远猛地转身。一个佝偻着背的老者不知何时站在了他身后,手持一盏灯笼。那灯笼造型奇特,竹骨纸面,上面却画着些看不懂的红色符咒。

“老人家,我是省城来的学者,想打听——”

老者摆摆手,打断了他的话:“不管你来做什么,天黑了就别在外面走动。”他抬起浑浊的眼睛,深深看了陆明远一眼,“村里近来不太平。”

“不太平?请问是发生了什么事吗?”陆明远急忙追问。

老者却不答,只是将手中的灯笼递过来:“拿着这个,找个地方住下。明日一早,离开这里。”

陆明远接过灯笼,还欲再问,老者却已转身离去,身影很快消失在雨幕中。他低头看了看手中的灯笼,那红色符咒在昏暗光线下仿佛活了过来,隐隐流动。

天色渐暗,他必须找个地方过夜。往前走了不远,看见一处挂着“宿”字木牌的宅子,像是个简陋的客栈。

推门进去,一股潮湿发霉的气味扑面而来。堂内只点着一盏油灯,光线昏暗。柜台后坐着一个五十上下的男人,正低头拨弄着算盘。

“住店?”男人头也不抬。

“是,还要些吃的。”陆明远将行囊放在地上,状若无意地将那盏灯笼放在显眼处。

男人瞥见灯笼,手上的动作顿了一下,抬头仔细打量了他一番:“外乡人?来做什么?”

“路过,避雨。”陆明远简短回答。

男人点点头,不再多问,从柜台后取出一把钥匙:“楼上左转第二间,干净。晚饭一会儿送上去。”

陆明远接过钥匙,装作随意地问道:“店家,听说村里近来不太平?”

男人的脸色立刻沉了下来:“谁跟你说的?”

“方才村口一位老人家,还给了我这盏灯笼。”

男人盯着灯笼看了半晌,叹了口气:“那是村里的灯笼匠,既然他给了你这个,想必是看你面善。罢了,你今晚好好待在房里,听到什么动静都别出来,明天一早就走吧。”

“这是什么规矩?”陆明远故意笑道,“难不成村里还有吃人的妖怪?”

“比妖怪还可怕。”男人压低声音,“沈家老爷前几日刚走,正在停灵,明晚就要点灯问鬼了。”

“点灯问鬼?”陆明远心中一动,想起师兄信中提到的“灯笼之俗”。

“这是我们槐荫村的习俗,人死后,亲属会请灯笼匠制作一盏寄魂灯,灯亮时,能看见亡魂残留的记忆。”男人解释道,“沈家是村里的大户,这场仪式必定隆重。外乡人不宜在场,冲撞了谁都不好。”

陆明远点点头,装作应下,心里却暗暗记下。这“点灯问鬼”的习俗,想必就是师兄信中提到的“蹊跷”所在。

他上楼进了房间,简单收拾了一下。房间简陋,但还算干净。窗外,雨声渐小,整个村子笼罩在迷蒙的夜色中。

不久,店家送来一碗简单的面条和一壶茶水。陆明远确实饿了,狼吞虎咽地吃完,又取出师兄的信和笔记,在灯下细细研究。

“勿信人言”,师兄在信中特意叮嘱。这意味着村里的人不可轻信,或者说,有些话不能只听表面。

正当他沉思之际,窗外忽然传来一阵清脆的***。那***忽远忽近,在寂静的雨夜里格外诡异。

陆明远吹灭油灯,轻轻推开一道窗缝,向外望去。

只见一队白衣人正从街道尽头走来,为首的一人摇着铜铃,后面四人抬着一具棺材,最后一人手提一盏红灯笼。那灯笼与他手中的极为相似,只是更大,上面的符咒也更加复杂。

送葬队伍悄无声息地行进,如同鬼魅。在经过客栈时,提灯笼的人忽然抬头,望向陆明远所在的窗口。

那是一张年轻女子的脸,苍白清秀,眼神却冷如寒冰。二人目光在空中相遇,陆明远心中一凛,下意识地后退半步。待他再向外看时,队伍已经转过街角,消失在视野中。

他关上窗户,重新点亮油灯,心跳仍未平复。那女子的眼神太过锐利,不像寻常村姑。

正当他准备继续研究笔记时,门外忽然传来轻微的响动。

“谁?”他低声问道。

没有回应。陆明远犹豫片刻,轻轻走到门边,猛地拉开房门。

门外空无一人,只有一道湿漉漉的水迹从楼梯延伸到他门前。水迹旁,落着一枚小小的玉佩。

陆明远捡起玉佩,心中一震。这玉佩他再熟悉不过,是师兄陈望平随身佩戴的护身符,从不离身。

他快步走到楼梯口向下望去,大堂空无一人,店门虚掩着,随风轻轻晃动。

“店家?”他唤了一声。

无人应答。

陆明远回房拿起油灯,顺着水迹下楼。水迹一直延伸到店门外,消失在茫茫夜色中。

他站在门口,望向黑暗的村落。远处,几点灯火在雨中闪烁,如同鬼火。

方才那提灯笼女子的面容再次浮现在他脑海中,还有那枚师兄从不离身的玉佩。

这槐荫村中,究竟隐藏着什么秘密?师兄如今是生是死?那“点灯问鬼”的仪式,又会揭示怎样的真相?

雨又渐渐大了起来,打湿了他的衣襟。陆明远握紧手中的玉佩,下定决心,明日一定要去沈家一探究竟。

无论危险几何,他必须找到师兄的下落。

夜色深沉,村中某处,一盏红灯笼悄然亮起,灯影摇曳中,似乎有什么东西正在苏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