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室门虚掩着一条缝。
周锦江猫着腰,耳朵贴在冰凉的门板上,大气都不敢出。
客厅里的气氛压抑得让他喘不过气。
“又得赔钱?”
他妈的声音紧绷着,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
“车都快散架了,能不赔吗!”
他爸的嗓门又粗又哑,充满了疲惫。
“我他妈开得好好的,谁知道那破车半路抛锚,刹车都失灵了!”
“追尾了人家的货车,拉的一车水果全完了,人家车屁股也撞烂了,不赔钱能行?”
“我这几个月等于白跑了,还得往里倒贴!”
“那……那得赔多少?”
“维修费加工钱,再加上那车水果,林林总总算下来,小十万块钱。”
周锦江的脑袋嗡的一下。
十万块钱对他家来说,绝对不是个小数目。
他爸是个货车司机,没日没夜地在高速上跑长途,挣的都是辛苦钱。
“钱的事我再想想办法,找你姐夫他们凑凑。”
他爸的口气软了下来,叹息沉重得能把地板砸出个坑。
“下学期锦江学画画的材料费,还有他报的那个冲刺班,又是一大笔开销。”
“要不……我下了班去夜市帮帮忙吧,多少能挣点。”
“你?
你那身子骨能行吗?
白天站一天还不够?”
“行,怎么不行,我身体好着呢。”
门外的对话还在继续,周锦江却一个字也听不进去了。
他的心揪成了一团,又酸又胀。
他知道自己想走美术生这条路有多烧钱。
画板、颜料、画笔,哪样不是钱。
父母为了支持他的梦想,己经勒紧了裤腰带,现在家里又出了这么大的事。
不行。
他不能再心安理得地当个甩手掌柜了。
周锦江捏紧了拳头,他要赚钱。
回到房间,周锦江从床底下拖出一个铁皮饼干盒。
里面装着他攒下的压岁钱,一共二百块整。
“我,周锦江,当代优秀青年,必须得干票大的!”
他打开手机,开始疯狂地刷各种兼职信息。
奶茶店店员,要求18岁以上。
pass。
餐厅服务员,要求有健康证。
pass。
周末传单派发,男女不限……仅限大学生。
pass!
周锦江把手机摔在床上,整个人呈大字型瘫倒。
“我真的会谢,这个世界对我们初中生也太不友好了吧!”
他烦躁地拿起手机,漫无目的地刷着本地论坛。
一个帖子标题瞬间吸引了他的注意。
《家人们谁懂啊!
在农贸市场卖手串,一天赚了我半个月工资!
》点进去一看,楼主图文并茂地分享了自己摆摊卖手串的经历。
什么成本低、利润高、周转快。
下面一堆跟帖的。
“真的假的?
现在盘串儿的这么多?”
“楼上你out了,现在年轻人都讲究一个‘盘性’,万物皆可盘!”
“我昨天也去逛了,确实火,好几个摊位都围满了人。”
周锦江的眼睛亮了。
手串!
对啊,他怎么没想到!
这玩意儿制作门槛低,搞点珠子串一串就能卖。
就干这个了!
第二天一大早,天还没亮透。
周锦江就揣着他那二百块巨款,偷偷溜出了门。
他坐了一个多小时的公交车,来到了小商品批发市场。
市场里人声鼎沸,充满了商品的混合气味。
周锦江七拐八拐,终于找到了卖手串的区域。
一个穿着花棉袄的阿姨热情地招呼他。
“小伙子,买手串啊?
看看我家的,款式多,价格也便宜。”
周锦江蹲下身,装作很懂的样子挑挑拣拣。
“阿姨,你这珠子保真吗?”
阿姨被他逗乐了。
“嗨呀,小伙子,我这就是图个样式的玻璃珠子,你要真金白银得上珠宝店去。”
周锦江脸一红,嘿嘿干笑两声。
“那哪几款卖得好?”
“喏,这几款菩提根的,还有这个仿蜜蜡的,年轻人最喜欢。”
一番讨价还价,周锦江用一百五十块钱,拿下了十条“爆款”手串。
他小心翼翼地用红布把手串包好,宝贝似的揣进怀里。
揣着剩下的五十块钱,他心里盘算着,还得整个装备。
他又在市场里一家杂货店,买了一张最便宜的面具。
戴上这个,谁还认得出他是谁?
既能避免被同学撞见的尴尬,也能防止被爸妈发现。
周锦江对着路边商店的玻璃窗,戴上面具比划了一下。
完美。
晚上吃饭的时候,周锦江扒拉着碗里的米饭,心不在焉。
“妈,我吃完了。”
他放下碗筷,作势就要溜。
“等会儿,”他妈叫住他,“晚上干嘛去?
作业写完了吗?”
“写完了写完了,”周锦江早就想好了说辞,“我去同学家一趟,我们约好了讨论几道数学难题。”
“哪个同学啊?”
“就王浩,住咱们隔壁小区的那个。”
他爸从报纸后面抬起头,看了他一眼,没说话。
“早点回来啊,别玩太晚。”
“知道啦!”
周锦江应付着,抓起门口的旧书包,一阵风似的冲出了家门。
他的书包里,没有一本习题册,只有那十条承载着他暴富梦想的手串,和一张面具。
按照计划,他应该前往城西那个露天的农贸市场。
那里晚上会自发形成一个夜市,人流量很大。
他骑着自行车,哼着小曲,觉得自己马上就要走上人生巅峰了然而,在一个岔路口,意外发生了。
一辆电动车忽然从旁边窜出来,刺眼的车灯首射他的眼睛。
周锦江吓了一跳,猛地一捏刹车,车头一歪。
他人没事,但自行车链条掉了。
“我靠!”
他骂骂咧咧地蹲下身捣鼓了半天,才把链条重新挂上。
等他重新站起来的时候,他有点懵。
刚才……是往哪边走来着?
西周的景物看着都有些陌生。
路灯昏黄,把他的影子拉得老长。
他犹豫了一下,凭着感觉,拐进了一条看起来稍微宽敞点的小巷。
巷子很深,也很安静。
他骑着车,车轮碾过石板路,发出咕噜咕噜的响动。
越往里走,他越觉得不对劲。
这巷子,怎么好像没有尽头?
就在他心里发毛,准备掉头的时候,一阵热闹喧嚣,顺着巷子深处飘了过来。
还夹杂着一股食物的香气。
周锦江的肚子不争气地叫了起来。
他精神一振。
有吃的就有人,有人就有生意!
难道是这里新开了一个夜市?
他顿时把刚才那点诡异的感觉抛到了九霄云外,加快速度朝着声音的源头骑去。
拐过一个弯,眼前豁然开朗。
一片灯火通明,人头攒动。
果然是个热闹的夜市。
各种小吃摊冒着腾腾的热气,吆喝声此起彼伏。
周锦江眼睛放光,这简首是为他量身打造的创业宝地啊!
他在一个烤冷面摊旁边找到了一个空隙。
位置绝佳。
他利索地从书包里掏出一块旧桌布铺在地上,然后把那十条手串一条条整齐地摆好。
他又从书包里拿出面具,往脸上一戴。
万事俱备,只欠“有缘人”了。
他清了清嗓子,学着旁边摊主的口气,准备吆喝两句。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啊!
精品手串,假一……呃,都挺好看的啊!”
喊完他自己都觉得尬。
算了,主打一个高冷神秘范儿。
他盘腿坐下,开始打量起这个陌生的夜市。
整个市场虽然热闹,却透着一股说不出的怪异。
就在这时,一个穿着寿衣的老大爷,慢悠悠地从他摊位前飘了过去。
老大爷的脸上画着浓重的妆,两坨腮红像是不要钱似的涂在惨白的脸上。
周锦江的笑容,凝固在了面具下。
寿衣?
他是不是眼花了?
他用力眨了眨眼,再定睛看去。
一个穿着清朝官服,戴着顶戴花翎的“人”正在一个馄饨摊前排队。
他旁边,一个穿着民国学生装的小姑娘,手里拿着一串糖葫芦,正一口一口地吃着,嘴角咧到了耳朵根。
周锦江感觉一股寒气从脚底板首冲天灵盖。
恐惧像是无数只冰冷的手,瞬间攥住了他的心脏。
他想跑,双腿却跟灌了铅一样动弹不得。
他想喊,喉咙里却发不出任何声音。
最终,他两眼一翻,脑袋一歪,非常干脆地晕了过去。
……周锦江是被一阵嘈杂声唤醒的。
他睁开眼,发现自己还坐在原地。
手串摊也还在。
周围依旧人来人交往。
他浑身都不对劲,有一种强烈的不协调感,好像这具身体不是自己的一样。
“小伙子,你醒啦?”
旁边烤冷面摊的大叔探过头来,一脸关切。
“刚才看你‘duang’一下就倒了,吓我一跳,没事吧?”
周锦江茫然地摇摇头。
“来,饿了吧?
给你做的,趁热吃。”
大叔递过来一份热气腾腾的烤冷面,上面还卧着一个金黄的煎蛋。
周锦江确实饿了,他道了声谢,接过烤冷面就狼吞虎咽起来。
随着最后一口烤冷面下肚,一股庞杂而陌生的记忆,毫无征兆地涌入了他的脑海。
冬季阴气极盛,阴阳两界偶尔会在此地交叠,形成只在夜晚出现的“鬼市”。
而他,一个活人,因为脸上戴着的面具,遮蔽了阳气,被这里的“居民”当成了同类。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