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天香书阅!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南诏传奇

第3章 白洁夫人的后裔

发表时间: 2025-10-23
苍山的晨曦,总是比太和城更早一些触及大地。

第一缕阳光越过雪线,染金了云雾缭绕的山腰,然后才缓缓洒向山麓下连绵的部落和广阔的洱海。

阿姹站在部落边缘,一座面向洱海的小小祭台上,进行着每日例行的晨祷。

她赤着双足,感受着脚下冰凉粗糙的石面。

白色的麻布祭服在晨风中轻轻飘动,裙摆的火焰纹路仿佛在跳跃。

她闭着眼,双手掌心向上,感受着风带来的气息——湿润的水汽,松林的清香,泥土的芬芳,还有……一丝若有若无的、来自遥远北方的、属于吐蕃的凛冽与压迫感。

她的嘴唇无声翕动,吟唱着古老的祷文,与这片天地间无形的灵进行着沟通。

她是白洁夫人部落的朵兮薄继承人,从她能记事起,她的生命就与祭祀、草药、部落的古老传说以及这片苍山洱海紧密相连。

白洁夫人,是南诏传说中一位英勇贞烈的女性,在她的部落面临灭顶之灾时,她以智慧和牺牲保全了部族。

这个部落,便是她的后裔,世代居住在苍山脚下,洱海之滨,守护着古老的本主信仰和那些口耳相传的秘密。

阿姹,是这一代中被选中的那一个,天生对自然万物有着超乎常人的感应。

晨祷结束,她睁开眼,洱海碧波万顷,在朝阳下闪烁着细碎的金光。

很美,但她知道,这平静之下,暗流涌动。

前几天在王室祭祀上见到那个少年——段羽扬,他身上的气息很复杂,有唐人的文雅,又有南诏人的坚韧,但更浓郁的,是一种身处夹缝中的迷茫与警惕。

尤其是,当她在那阵突如其来的风中,接收到苍山神灵一丝模糊的警示时,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了他所在的方向。

那警示并非针对他个人,却似乎与他,或者说与他所代表的某种即将到来的“变数”有关。

“阿姹,”一个苍老的声音唤她。

是她的师父,部落现任的大朵兮薄,一位年过花甲的老妇人,脸上布满风霜的沟壑,眼神却依旧清澈锐利,如同山巅的鹰。

“晨祷时,心神不宁。

你看到了什么?

还是……感觉到了什么?”

阿姹转过身,恭敬地行礼:“师父。

我感觉到风中有不安的气息,来自北方(吐蕃),也来自……那座城(太和城)。

还有,前几天祭祀时出现的那个唐人少年……”老朵兮薄缓缓走到她身边,目光也投向太和城的方向,那座赭红色的城池在晨曦中如同一个巨大的蛰伏兽类。

“吐蕃的贪婪,如同饿狼,从未止息。

而太和城里……”她顿了顿,声音低沉,“王权与外来者(指唐朝和其文化影响)正在改变一切。

那个少年,段羽扬,他的血脉就是这种改变的象征之一。”

“他对我们有危险吗?”

阿姹问道,眉头微蹙。

“危险与否,不在于他个人,而在于他所牵连的浪潮。”

师父摇了摇头,“我们的使命,是守护部落,守护本主信仰,守护苍山洱海的灵性不被玷污。

任何可能破坏这种平衡的力量,我们都需警惕。

尤其是……那些打着‘文明’、‘开化’旗号而来的东西。”

师父的话,让阿姹想起了近年来逐渐传入的佛教。

一些来自天竺或吐蕃的僧侣,开始在王室和部分贵族中传播佛法,讲述轮回、慈悲,这与本主信仰中万物有灵、注重现世部落福祉的观念颇为不同。

虽然阁罗凤王目前对本主信仰依旧尊崇,但风向,似乎正在微妙地转变。

“走吧,”师父打断她的思绪,“今日要教你辨认几种新的草药,它们生长在苍山的秘境深处,对治疗刀剑创伤和化解瘴疠之气有奇效。”

阿姹点点头,收起心绪,跟随师父向苍山走去。

学习巫医,是朵兮薄最重要的职责之一。

部落民众的生老病死,很大程度上依赖着她们从自然中获取的智慧。

她们沿着熟悉的小径向上攀登,越往里走,林木越发幽深,光线透过浓密的树冠,投下斑驳陆离的光影。

空气中弥漫着苔藓、腐殖土和各种奇异花草的混合气息。

这里是苍山的秘境,寻常人不敢轻易深入,但对阿姹和师父而言,这里如同后花园,每一块石头,每一株植物,都仿佛有着自己的语言。

师父一边走,一边指点:“看,这是‘血见愁’,叶背有红丝,捣碎外敷,可快速止血。

但旁边那种开蓝花的‘醉魂草’,千万不能混淆,它的汁液有麻痹之效,过量可致命……记住这‘七叶一枝花’,解蛇毒有奇效。

它的伴生藤蔓往往缠绕着‘断肠草’,采摘时务必小心……”阿姹认真地听着,记着,不时蹲下身,仔细触摸观察,甚至闭上眼,去感受植物本身散发出的微弱“气息”或“情绪”。

这是她独有的天赋,能让她更准确地理解草药的性情和功效。

她看到一丛紫花地丁,能感受到它的清凉镇痛;触碰到一株曼陀罗,则能感知到它内蕴的迷幻与危险。

在一条清澈见底的山溪边,她们停下休息。

溪水潺潺,撞击着卵石,发出悦耳的声音。

阿姹掬起一捧水喝下,甘冽清甜。

“阿姹,”师父看着她,神情严肃,“除了草药,我们朵兮薄还守护着部落最古老的传说和秘密。

你知道‘白洁夫人的誓约’吗?”

阿姹点头:“知道。

传说夫人当年在部落危难时,曾向苍山洱海的本主立下誓约,部落将世代尊崇信仰,守护圣地,而本主则将庇佑部落血脉延续,灵性不灭。”

“不错。”

师父的目光变得悠远,“而誓约的一部分,关联着一个更古老的秘密,关于我们脚下这片土地建国之初的预言……《铁柱记》。”

《铁柱记》!

阿姹心中一震。

这个名字,她只在一些极其古老的祭歌片段中隐约听到过,被视为能与本主沟通、蕴含天地至理的圣物,甚至传说拥有“定国安邦”的力量,但具体是什么,无人知晓。

“《铁柱记》……它真的存在吗?”

阿姹忍不住问。

“存在与否,并非关键。”

师父缓缓道,“关键的是,它所代表的‘平衡’与‘根源’。

它记录着这片土地最初的盟约,人与自然,部落与神灵的盟约。

任何背离这个根源的力量,无论是吐蕃的武力,还是唐人的文化,或是……那些外来的神佛,都可能打破这种平衡,带来灾祸。”

她指着溪流对岸一片被藤蔓遮掩的石壁:“那里,有一处古老的祭坛,是部落历代朵兮薄与祖灵沟通的地方。

上面有一些古老的符号,据说与《铁柱记》有关。

近些日子,我常在冥想中看到那些符号闪烁不定,预示着……动荡将至。”

阿姹顺着师父所指的方向望去,那石壁看起来平平无奇,但她能感觉到那里凝聚着一种深沉古老的力量。

符号闪烁?

这与她之前感受到的不安气息,以及祭祀时的那阵怪风,似乎隐隐呼应。

“我们必须更加警惕,阿姹。”

师父的声音带着沉重的忧虑,“吐蕃的使者朗日,像秃鹫一样在王廷盘旋。

太和城里,对唐人的不满在积累,战争的阴云可能再次聚集。

而佛教的种子,己经被播下……我们的信仰,我们的生活方式,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正说着,阿姹忽然竖起耳朵,她听到了一阵细微的、痛苦的呜咽声,来自不远处的灌木丛。

她立刻起身,循声走去。

拨开浓密的枝叶,她看到一只成年马鹿倒在地上,后腿被一个锈迹斑斑的兽夹死死咬住,鲜血染红了周围的草地。

马鹿的眼睛里充满了痛苦和恐惧。

阿姹的心一下子揪紧了。

她从小就能与动物沟通,能感受到它们的情绪。

这只马鹿的痛苦,清晰地传递到她心中。

“是猎户设的陷阱……可能是为了防备野兽,也可能是偷猎。”

师父跟了过来,看了看说道。

阿姹没有犹豫,她蹲下身,伸出手,轻轻放在马鹿颤抖的脖颈上,闭上眼睛,用意识传递着安抚的情绪:“别怕,我们来帮你。”

她低声吟唱着舒缓的调子,那马鹿似乎听懂了一般,挣扎减弱了一些,湿漉漉的眼睛望着她,充满了哀求。

她仔细检查了兽夹,结构很老旧,但依旧牢固。

她让师父找来一根结实的木棍,小心翼翼地撬动兽夹的机关。

这需要极大的耐心和技巧,稍有不慎,可能让马鹿受到二次伤害,或者夹伤自己。

汗水从她的额角滑落。

她全神贯注,感受着金属机括细微的变动,同时持续用精神安抚着受惊的马鹿。

终于,“咔哒”一声轻响,兽夹弹开了。

马鹿发出一声解脱的嘶鸣,试图站起来,但受伤的后腿让它踉跄了一下。

阿姹立刻从随身携带的草药包里取出“血见愁”和另一种消炎镇痛的草药,放在嘴里嚼碎,然后小心地敷在马鹿血肉模糊的伤口上,又撕下自己一截衣摆,为它包扎。

整个过程,马鹿都十分配合,只是偶尔因为疼痛而轻颤。

包扎好后,阿姹抚摸着它的头,轻声道:“回去好好养伤,别再靠近人类设陷阱的地方了。”

马鹿用头蹭了蹭她的手心,低鸣一声,然后一瘸一拐地,很快消失在了密林深处。

师父在一旁静静地看着,眼中流露出赞许。

“慈悲与勇气,是朵兮薄最重要的品质。

你对万物有灵的感受力,是神灵赐予你最宝贵的礼物。”

阿姹看着手上沾着的血迹和草药的绿色汁液,心中却并无喜悦。

这只马鹿的遭遇,仿佛是一个缩影。

这片苍山洱海,它们世代居住的家园,正被外来的力量(陷阱代表的人类扩张和索取,也隐喻着吐蕃、唐等外部压力)侵入、伤害。

“师父,”她站起身,目光坚定,“我会守护好这里的一切。

守护部落,守护信仰,守护这些生灵。”

老朵兮薄点了点头,但眼神深处依旧藏着化不开的忧色。

“光有决心还不够,阿姹。

未来的风暴,可能会超乎我们的想象。

你需要更强大的力量,不仅是巫医之术,与万物沟通之能,更需要智慧和坚韧的内心。

记住,‘白洁夫人的后裔’这个身份,既是荣耀,更是责任,有时……也需要牺牲。”

牺牲?

阿姹不太明白,但将这个词牢牢刻在了心里。

她们继续在秘境中采了些需要的草药,首到日头偏西才返回部落。

部落里炊烟袅袅,一片宁静祥和。

孩子们在追逐嬉戏,老人们坐在屋檐下编织,妇女们准备着晚餐。

看到阿姹和师父回来,人们都恭敬地行礼问候。

这片祥和,能持续多久呢?

阿姹看着眼前的一切,又想起太和城的方向,想起那个叫段羽扬的少年,想起师父口中的《铁柱记》和即将到来的动荡。

夜晚,她独自一人来到洱海边。

月光如水,洒在平静的湖面上。

她跪在沙滩上,再次进行晚祷,祈求本主庇佑部落,指引方向。

这一次,她的祷文中,多了几分沉重与决绝。

恍惚间,她似乎又听到了那阵祭祀时的风声,看到了石壁上若隐若现的古老符号,还有……一只受伤马鹿哀伤的眼神,以及一个在王室夹缝中,眼神隐忍而清澈的少年的身影。

这些破碎的意象,交织成一幅模糊而令人不安的图景。

她知道,她的人生,注定无法像这洱海月夜般平静。

她是白洁夫人的后裔,是苍山洱海的守护者,命运的浪潮,己经向她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