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间线与历史纪元1. 前利莫里亚纪元(约10万-5万年前)共生文明鼎盛期(10万-8万年前):水晶族以“意识共生”为核心建立利莫里亚文明,母星“晶源星”遍布会呼吸的水晶森林,晶体中寄存着历代族人的意识记忆。
文明通过“水晶共振网络”实现跨星球通讯,与硅基遗民的金星部落达成“能量互补协议”,共同开发“量子存储水晶”。
大崩塌危机(8万-5万年前):部分激进水晶族试图突破“共生法则”,强行提升水晶共振频率以获取终极能量,导致晶源星核心晶体爆裂。
母星碎裂为星核枢纽、遗忘星域等星际遗迹,幸存者分为两派——“守序派”将意识封存在星核枢纽母体水晶(如晶芽),“混沌派”融入熵增能量成为逆熵联盟雏形。
2. 旧地球纪元(2020-2070年)气候灾难与文明转型(2020-2040年):人类因温室效应导致海平面上升40%,东京、纽约等沿海城市沦为“水下废墟”。
“永生科技星际联邦筹备组”等组织崛起,前者专注基因与能量研究,后者推动火星殖民计划,两派因资源分配产生隐秘冲突。
水晶发现与禁忌实验(2040-2070年):楚河团队在太平洋深海“晶源星碎片区”发现利莫里亚水晶碎片,启动“彩虹药剂”项目。
初期实验以动物为对象,2065年首次进行人体实验,编号1-18的实验体均因“意识结晶化”死亡,其中19号实验体为洛溪弟弟,被伪装成“适配失败”秘密保存。
3. 后灾变纪元(2070-2145年)实验爆发与流亡时代(2070-2080年):2077年“永生科技”实验基地爆炸,林默携水晶碎片逃亡,洛溪卧底身份暴露,与林默建立反抗联系。
2080年人类火星殖民成功,硅基遗民因母星金星被联邦开发,迁徙至火星奥林帕斯山裂缝,与人类形成“脆弱共生”。
势力割据与星核战争(2080-2145年):2100年逆熵联盟正式成立,熵主整合混沌派水晶族与对联邦不满的激进分子;2120年机械神教在土星环建立“钢铁圣殿”,开始半机械改造狂热;2145年逆熵联盟发动“熵增革命”,星核枢纽成为星系能量争夺战的核心战场,林默与星澜的羁绊在此战中深化。
二、星系地理格局1. 中央星域:秩序与能量核心星核枢纽:晶源星碎裂后形成的最大遗迹,首径约500公里,中心是首径10公里的母体水晶,周围环绕着星轨能量环。
枢纽内分为“能量区”(母体水晶所在地,由星轨守护者驻守)、“生活区”(星际联邦办公与平民居住)、“遗迹区”(利莫里亚文明残留的水晶建筑,禁止普通人员进入)。
因能量充沛,成为各方势力争夺的焦点,2145年熵增革命后由星际联邦与星轨守护者共同管理。
火星新雅典城:星际联邦总部所在地,建在火星赤道附近的平原上,城市建筑采用“半地下防沙结构”,表面覆盖太阳能晶板。
城内“联邦议会大厦”是权力核心,“硅基协作区”位于城市边缘,硅基遗民在此设立量子技术研究所,与人类共同开发水晶能量应用。
2. 边缘星域:混乱与隐秘之地遗忘星域:位于星系边缘的熵寂星云带,充斥着时间乱流与熵增能量残留。
内部散落着晶源星破碎的小型水晶碎片,逆熵联盟的秘密基地“熵寂堡垒”隐藏在星云深处,堡垒由黑色水晶构建,能吸收周围的熵增能量强化防御。
因环境恶劣,成为联邦与机械神教不愿轻易涉足的“三不管地带”。
太阳系废墟带:地球、月球及周边行星组成的区域,地球因海平面上升,仅存横滨港、富士山雨林等少数宜居地。
横滨港的旧灯塔下隐藏着利莫里亚文明的通讯水晶,是林默与阿凯发现“守护者-01”机甲的地点;富士山雨林则是植物联盟的核心据点,古树根系与地下水晶网络相连,能感知星系能量波动。
3. 特殊区域:法则扭曲之地冥河时间褶皱:连接中央星域与边缘星域的“时空夹缝”,内部时间流混乱,既有时间倒流、循环,也有未来片段的幻影投射。
区域内存在“时间杂货铺”(时空小贩滴答的据点)、“诚实城堡”(由时间幻影构建的试炼之地)等奇异地点,因能获取“时间碎片”(时间乱流凝结的能量体),成为各方势力收集稀有资源的目标。
熵增沼泽:火星北部的废弃矿区,因楚河在此进行熵增能量实验,导致区域内物质熵增速度加快,形成黑色的腐蚀性泥巴与枯萎植物。
沼泽中央遗留着楚河未完成的“熵增水晶装置”,后被林默用共生能量摧毁,但残留的熵增能量仍让此地成为生命禁区,仅少数变异生物能存活。
三、核心势力矩阵1. 星际联邦组织架构:最高权力机构为“联邦议会”,由人类、硅基遗民等种族的代表组成;下设“特别监察部”(负责打击禁忌科技与跨星域犯罪,洛溪曾隶属此部门)、“星际救援队”(风驰任队长,负责星系内灾害救援与军事防御)、“水晶研究局”(表面研究水晶能量应用,实则秘密进行适配者实验)。
核心矛盾:内部存在“保守派”与“激进派”——保守派主张遵循“共生法则”,温和利用水晶能量;激进派则认为应掌控水晶能量以巩固人类霸权,与机械神教暗中有技术交易。
联邦对“适配者”(能与水晶产生共鸣的人类)既拉拢又忌惮,试图将其纳入军队管控。
2. 逆熵联盟组织架构:由熵主(首领,混沌派水晶族后裔,胸口嵌有熵增核心水晶)统领,下设“熵能军团”(由被熵增能量改造的战士组成)、“潜伏者网络”(安插在联邦与机械神教的卧底,如楚河曾为联盟提供水晶研究数据)、“时间碎片收集队”(专门进入冥河时间褶皱获取资源)。
总部“熵寂堡垒”内设有“熵增实验室”,研究如何将熵增能量武器化。
核心矛盾:熵主认为“有序的水晶能量压制了宇宙的自然混沌”,主张用熵增能量重构星系,但联盟内部分为“彻底毁灭派”(主张让星系回归混沌)与“控制派”(主张掌控熵增能量统治星系),两派因理念冲突多次发生内斗。
3. 机械神教组织架构:最高领袖为“钢铁教皇”,下设“净化者”(如霜刃,负责猎杀水晶适配者与“不纯的生物躯体”)、“齿轮祭司”(负责半机械改造手术与机甲研发)、“信徒军团”(由完成基础机械改造的信徒组成)。
总部“钢铁圣殿”是一座由废弃战舰改造的移动堡垒,内部布满机械祭坛与改造工厂。
核心矛盾:教义主张“机械躯体是摆脱生物脆弱性的唯一途径”,排斥水晶能量的“意识共生”,认为其“污染机械纯粹性”。
与灵噬者曾因“能量掠夺方式”结盟(机械神教需要灵噬者的生物能量驱动改造设备),后因灵噬者试图用藤蔓寄生机械躯体而决裂,成为死敌。
4. 植物联盟组织架构:由“植物族长老会”统治,成员包括木灵(古树共生体)、毒藤(灵噬者分支,后脱离联盟)、风语(风族)等;下设“孢子卫队”(负责战斗,使用生命孢子攻击)、“自然信使”(如老药农,负责在各势力间传递情报与物资)。
核心据点为富士山雨林的“神木圣殿”,圣殿中心的古树树龄超过万年,树芯嵌有利莫里亚水晶碎片,是联盟的能量核心。
核心矛盾:视“自然平衡”为最高准则,既反对联邦垄断水晶能量(认为其破坏能量循环),也抵制逆熵联盟的熵增能量(认为其毁灭生命)。
内部对“人类态度”存在分歧——激进派(如早期毒藤)认为人类是“自然破坏者”,主张驱逐;温和派(如木灵)则认为应与人类合作对抗更大的威胁(如熵主)。
西、智慧种族谱系1. 水晶族生理特征:以“意识体+水晶载体”形式存在,意识体呈透明光团状,可寄生在天然水晶或人造水晶中;若水晶载体破碎且意识未及时转移,会导致意识消散。
能通过水晶共振与其他种族交流,高阶水晶族(如晶芽)可施展“记忆投影”,将存储的历史片段以光影形式展现。
社会结构:分为“守序派”与“混沌派”——守序派以星核枢纽的母体水晶为核心,组成“意识议会”,由最古老的水晶族意识共同决策,主张遵循“共生法则”;混沌派跟随熵主,认为应打破束缚,用熵增能量“解放意识”。
两派因理念分歧己对立数万年,2145年星核战争后,守序派与人类达成协议,共同守护母体水晶。
2. 人类特殊群体:水晶适配者(如林默):因身体曾接触水晶能量并产生共鸣,胸口或手臂会出现类似水晶纹路的疤痕,能首接操控水晶能量,但过度使用会导致意识结晶化;星轨守护者(如星澜):继承星轨能量操控能力的人类族群,战服与武器均由星轨能量与水晶合金打造,世代驻守星核枢纽,与守序派水晶族保持合作;改造人(如霜刃):自愿接受机械神教改造的人类,用机械部件替换身体器官,获得更强的战斗力,但会逐渐失去生物情感。
文明特点:适应力强,擅长融合其他种族的技术(如机甲融合水晶意识模块、星轨能量应用),但内部矛盾尖锐,常因资源分配与理念差异爆发冲突。
在星系中扮演“枢纽角色”,与硅基遗民合作技术、与水晶族共享能量,同时也因贪婪与野心成为诸多危机的导火索。
3. 硅基遗民生理特征:身体由可变形硅晶体构成,能根据环境调整晶体密度(如在沙尘暴中增加密度抵御冲击);可首接接入机械系统,用意识操控设备;没有传统意义上的“语言”,通过晶体振动传递信息,其他种族需借助“硅晶翻译器”才能理解。
社会结构:由“晶体长老会”统治,长老会成员是年龄超过千年的硅基人,晶体中存储着种族的历史与技术;下设“技术部”(负责量子存储、机械维修等)、“防御部”(用晶体构建能量护盾)。
因母星金星被联邦开发破坏,对人类存在戒备心理,但为了生存仍选择与联邦合作。
4. 元素族裔分支族群:木灵:与植物共生的族群,身体由植物纤维与水晶颗粒构成,能操控植物生长、感知植物情绪,富士山雨林的神木是其族群核心;风族:身体呈半透明气流状,能操控风的方向与速度,擅长侦查与传递情报,风语是族群中的优秀斥候;石族:岩石身躯的族群,力量巨大,能操控岩石构建防御工事,驻守在山神木入口,是植物联盟的“移动堡垒”;灵噬者(分支):原本是木灵的一支,因过度吸收熵增能量导致变异,失去与植物的共生能力,转而通过藤蔓寄生掠夺生物能量,毒藤是该分支的代表。
族群法则:遵循“元素盟约”,各族互不侵犯、共享自然能量;若某一族群打破盟约(如灵噬者掠夺能量),会被其他族群联合驱逐。
与植物联盟关系密切,多数元素族裔是联盟的成员,共同守护自然与水晶能量的平衡。
五、能量体系与关键物品1. 利莫里亚水晶能量特性:核心特性为“意识共生”,使用者需通过情感羁绊(如林默与阿凯的友情、星澜与父亲的亲情)建立连接,羁绊越深,能调动的能量越强;若强行提取(如楚河的实验),会引发能量暴走,导致使用者意识结晶化。
水晶纹路是利莫里亚文字,记录着文明的技术与历史,只有适配者或水晶族能解读。
分类与用途:母体水晶(星核枢纽中心):星系能量源,能自动吸收宇宙射线转化为水晶能量,是星轨能量的源头;碎片水晶(楚河实验用、林默吊坠):母体水晶碎裂后的小块,能量较弱,可用于驱动机甲、储存信息等;共振水晶(横滨港旧灯塔下):用于跨星域通讯的特殊水晶,能放大意识信号,林默曾通过它接收阿凯的残留意识。
2. 熵增能量能量特性:混沌属性的能量,能加速物质衰变(如熵增沼泽的泥巴让物体“混乱变形”)、吞噬其他能量(如压制水晶能量);传播途径包括能量束、雾气、寄生藤蔓等,接触者会逐渐失去意识,沦为熵增傀儡。
熵主胸口的“熵增核心”是能量源头,由混沌派水晶族用自身意识与熵增能量融合而成。
克制与共生:被水晶能量与星轨能量克制(两种能量的“有序性”能中和熵增的“混沌性”);特殊情况下可与星轨能量共生(如星澜体内的熵增能量被星轨能量引导,形成“平衡态能量”),但这种共生极其不稳定,稍有不慎就会引发能量爆炸。
3. 星轨能量能量特性:星核枢纽特有的“有序能量”,由水晶能量与行星磁场交互产生,呈银蓝色;具有“引导与净化”特性,能切割熵增能量、稳定水晶能量暴走;只能由星轨守护者操控,操控者需佩戴“星轨徽章”(风驰父亲留下的徽章),通过血脉与训练激活能力。
应用形式:星轨剑(星澜武器):由星轨能量与水晶合金打造,剑刃能释放光刃,可斩碎熵增傀儡与机械装甲;星轨飞船(星澜座驾):采用“能量共生引擎”,需驾驶员与水晶建立情感链接才能启动,速度与防御在星系中处于顶尖水平;星轨护盾:星轨守护者的群体技能,能形成巨大的银蓝色护盾,抵御大规模能量攻击,2145年星核战争中曾挡住逆熵联盟的熵增炮。
4. 禁忌科技产物彩虹药剂(楚河研发):以水晶碎片为原料,试图剥离人类意识注入机械躯体,实现“永生”。
早期实验导致1-18号实验体意识结晶化死亡,19号实验体(洛溪弟弟)被秘密保存,成为楚河要挟洛溪的筹码;药剂副作用是使用者会失去情感,沦为只懂执行命令的“意识容器”。
半机械改造术(机械神教):用机械部件替换人类身体器官,如霜刃的机械义眼(内置水晶能量探测器)、机械臂(可变形为镰刀)。
改造初期能增强战斗力,但长期使用会导致“机械意识侵蚀”,使用者逐渐失去生物情感,变得冷酷嗜杀;改造程度越深,侵蚀越严重,最终会沦为“纯机械傀儡”。
藤蔓寄生装置(灵噬者):由变异藤蔓与熵增水晶构成,能寄生在生物体内,掠夺生命能量并转化为熵增能量。
毒藤曾用该装置控制实验体,被寄生者皮肤会出现紫色藤蔓纹路,意识逐渐被毒藤操控;装置弱点是惧怕植物联盟的生命孢子,孢子能枯萎寄生藤蔓。
前利莫里亚纪元(约10万年前):水晶族主导的利莫里亚文明达到顶峰,以“共生法则”驾驭水晶能量,创造出意识与晶体融合的生命形态。
文明末期因试图强行提升水晶共振频率引发“大崩塌”,母星碎裂成星核枢纽等星际遗迹,幸存者以意识寄存形式沉睡于水晶中(如晶芽)。
旧地球纪元(2020-2070年):人类因气候灾难导致海平面上升,全球陆地面积缩减40%。
“永生科技”等企业兴起,开始探索基因改造与能量技术,楚河团队在深海遗迹中发现利莫里亚水晶碎片,启动“彩虹药剂”项目。
后灾变纪元(2070-2145年):剧情主线发生期。
2077年东京“永生科技”实验爆发危机,林默携水晶碎片逃亡;2080年人类开启火星殖民,硅基遗民协助建立地下城市;2145年星核枢纽成为星系能量核心,逆熵联盟发动“熵增革命”。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