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清辞喝着李氏端来的红枣粥,心里暖洋洋的。
粥熬得软糯,红枣的甜味恰到好处,虽然简单,却透着浓浓的暖意。
还是娘的手艺好。
就是这红枣太少了,看来家里是真穷。
等我好了,得赶紧想办法赚钱。
正在厨房收拾的李氏听到这话,心里又是一酸,暗暗决定以后要多攒点钱,给女儿买好吃的。
沈清辞喝了粥,精神好了不少,靠在床头,开始认真思考赚钱大计。
她会刺绣,但古代的绣品讲究的是传统纹样,她那些现代的卡通图案怕是行不通。
不过,她可以在针法上下功夫,比如用一些更立体、更精致的针法,绣一些新颖的题材。
对了,可以绣手帕!
女孩子都喜欢漂亮的手帕,要是绣点花鸟鱼虫,再用点特别的针法,应该能卖个好价钱。
沈文渊刚从镇上回来,一脸沮丧——抄书的活早就被人抢光了,他根本没找到事做。
听到女儿的心声,他眼睛一亮,连忙走进屋:“辞儿,你想绣手帕卖?”
沈清辞吓了一跳,抬头看着父亲:“爹,你怎么知道?”
她没说出口啊!
沈文渊这才意识到自己说漏嘴了,干咳两声:“我……我猜的。
看你平时喜欢绣东西,想着或许能靠这个赚点钱。”
沈清辞半信半疑,但也没多想,点点头:“嗯,我觉得可以试试。
就是不知道镇上的铺子收不收。”
最好能找到那种专卖闺阁用品的铺子,老板眼光应该会好一点。
要是能绣个样品出来就好了。
“爹明天再去镇上问问,”沈文渊立刻说,“你先好好休息,等身体好些了再绣也不迟。”
他心里己经盘算好了,明天不仅要问铺子,还要买些好点的丝线回来,给女儿用。
接下来的几天,沈清辞一边养病,一边在心里构思绣品的图案。
她想绣一幅“蝶恋花”,但不是传统的那种,而是蝴蝶翅膀上带着细微的光泽,花瓣上有露珠,显得更生动逼真。
用苏绣的乱针绣试试?
应该能表现出那种层次感。
就是不知道家里的丝线够不够。
李氏听到这话,翻箱倒柜找出了家里所有的丝线,虽然颜色不多,质量也一般,但还是凑出了几种能用的颜色。
“辞儿,你看这些够用吗?
不够娘再去借点。”
沈清辞看着母亲手里的丝线,心里一暖:娘,不用借,先凑合用吧。
等赚了钱,咱们再买好的。
李氏点点头,小心翼翼地把丝线放在沈清辞手边。
又过了两天,沈清辞的身体基本恢复了,开始动手绣手帕。
她的动作不快,但针法细腻,蝴蝶的翅膀渐渐有了雏形,真的像能飞起来一样。
沈文渊每天都去镇上打探,终于找到了一家叫“锦绣阁”的铺子,老板是个姓王的寡妇,眼光很毒,但人还算公道。
他把沈清辞要绣手帕卖的事跟王老板说了,王老板不太信一个乡下姑娘能绣出什么好东西,只说让他带样品来看看。
有戏!
只要样品能过关,应该就能长期合作。
加油,沈清辞,你可以的!
沈清辞绣得更起劲了,手指被针扎了好几次,都只是皱皱眉头,继续绣。
李氏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却也知道这是女儿的希望,只能在旁边默默给她递水、擦汗。
终于,三天后,第一幅“蝶恋花”手帕绣成了。
沈清辞展开手帕,只见上面的蝴蝶栩栩如生,翅膀上的鳞片仿佛在阳光下闪烁,花瓣上的露珠晶莹剔透,连叶脉都清晰可见。
完美!
这手艺,不说惊为天人,在这小地方应该够用了。
沈文渊拿着手帕,激动地首奔镇上。
李氏则在一旁看着女儿,眼里满是骄傲:我女儿真厉害!
沈清辞被母亲看得有点不好意思,笑了笑:“娘,等卖了钱,我给你买块新布料做衣服。”
李氏笑着点头,心里却在想:不用给我买,给你自己买好吃的就行。
沈文渊到了锦绣阁,把手帕递给王老板。
王老板漫不经心地接过来,刚看了一眼,眼睛就首了。
她反复摩挲着帕子,又对着光看了看,惊叹道:“这针法……这意境……沈秀才,这真是你女儿绣的?”
沈文渊得意地说:“正是小女所绣。
王老板觉得怎么样?”
王老板连忙说:“好!
太好了!
这样的帕子,我给你二十文钱一条,你让你女儿多绣点,有多少我收多少!”
二十文!
沈文渊心里一阵狂喜,这可比抄书赚多了!
他连忙答应下来,拿着王老板先给的定金,高高兴兴地回了家。
太好了!
第一桶金到手!
接下来就是批量生产,赚钱养家!
沈清辞听到父亲报来的喜讯,激动得差点跳起来。
李氏更是当场就哭了,这些年的苦日子,总算看到了点盼头。
沈文渊看着妻女高兴的样子,心里也热乎乎的。
他知道,这只是开始,有女儿这门手艺,再加上他们能听到女儿的心声,一定能让沈家过上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