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天香书阅!手机版

天香书阅 > 其它小说 > 终南问道

终南问道

用户25847233 著

其它小说连载

小说《终南问道》是知名作者“用户25847233”的作品之内容围绕主角山子林默展全文精彩片段:专为书荒朋友们带来的《终南问道》主要是描写林默,山子之间一系列的故作者用户25847233细致的描写让读者沉浸在小说人物的喜怒哀乐终南问道

主角:山子,林默   更新:2025-11-07 01:24:31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第一章 山崩少年清乾隆年间,终南山脉深处。一声天崩地裂的巨响,惊破了山间的宁静。

一座无名山峰竟在巨响中轰然崩塌,烟尘冲天而起,鸟兽惊惶四散。不远处,

正在山林边缘采摘野菜的村妇王氏,吓得魂飞魄散,慌忙躲在一棵巨树之后,瑟瑟发抖。

待到山崩止歇,烟尘渐散,她按捺不住好奇,战战兢兢地上前查看。乱石废墟之中,

不见飞禽走兽尸体,唯有一片巨大如席的翠绿叶子卷成一团,格外显眼。

王氏壮着胆子扒开叶瓣,里面竟躺着一位身着残破青衣的年轻男子,双目紧闭,面容俊朗,

周身却不见丝毫伤痕,仿佛只是沉睡。“当家的进山狩猎未归,这可如何是好?”王氏心道,

终究不忍将其弃之荒野,连忙回村唤来家中兄弟。几人将男子抬回村中柴房安置,

灌了几日稀薄的蛋花汤,男子却始终昏迷不醒。村人皆言此人来历不明,恐是不祥,

劝他们尽早处置。王氏一家虽不富裕,却也心善,想着“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便继续将他留在柴房,只当是尽份心力。是夜,王氏起夜的弟弟路过柴房,

惊见门缝中透出濛濛清光。他扒门窥视,只见那昏迷男子不知何时已盘膝坐起,双目睁开,

眸中竟有金紫异彩流转,神圣非凡!他吓得险些惊呼,慌忙叫来家人,可待众人赶到,

那男子已恢复原状躺倒,无论怎么拍打呼唤,皆无反应,仿佛刚才一切只是幻觉。翌日清晨,

更令人惊异的事情发生了。那年轻人竟早早起身,不仅将院落打扫得一尘不染,

柴薪码放整齐,连水缸都已挑满。他立于院中,身姿挺拔,虽面色仍有些苍白,

眼神却清亮如水。面对围拢过来的王氏一家,他拱手作揖,

声音温和却带着一丝迷茫:“多谢诸位连日照料。在下……不知姓名,不知来历,

只隐约记得,似乎是从那山崩之处而来。”他指了指远方已然崩塌的山峰。众人面面相觑,

只道他是被山崩震得失了魂。年轻人也不多言,目光扫过院中简陋的狩猎工具,

道:“救命之恩,无以为报。在下或可助诸位获取些山货,略尽绵力。

”里正村长家的儿子,村中最好的猎手赵铁柱闻言,颇有些不屑。

他打量了一下年轻人看似文弱的身板,嗤笑道:“山里危险,

可不是你这种细皮嫩肉的人能闯的,别给猛兽打了牙祭。”年轻人也不争辩,只微微一笑,

指尖无意识地在空中虚划,一点微不可察的金芒一闪而逝。当日下午,年轻人独自入山,

日落时分归来时,肩上扛着獐子,手里提着几尾肥鱼,

背篓里更是装满各种奇珍异果和连村里老药师都认不全的草药。他所指出的草药习性、功效,

竟分毫不差。赵铁柱看得目瞪口呆,他从未在近山见过这些猎物和果子。村人更是哗然,

看向年轻人的目光顿时充满了惊奇与敬畏。王氏的父亲,村中年纪最长的王老丈捻着胡须,

浑浊的老眼闪过一丝精光,低声道:“山崩地裂而不死,甫一苏醒便通晓山性……此子,

怕不是凡人,乃是大山之子啊!”消息如风般传遍山村。无人注意,

那被称作“山子”的年轻人,在无人时独自摩挲着怀中一枚温润剔透、内蕴云霞的玉佩残片,

眼神深邃。而那玉佩之上,隐约可见一个古老的“林”字徽记。他失去的记忆深处,

一个宏大的世界正悄然揭开一角——青云宗、丹尘谷、灵虚观、血煞教……三界鼎立,

正邪纷争,还有那藏于上古血脉中的秘密与深仇。在这偏僻的山村,一场席卷三界的风暴,

已悄然埋下种子。好的,

生在清代终南山下的修仙故事:第二章 璞玉初芒自那日“山子”展现出非凡的“山性”后,

他便在王家村住了下来。他没有名字,村民便依着王老丈的话,唤他“山子”,

意喻“大山的孩子”。王家柴房成了他的临时居所,他每日早起,

不仅将王家院落打理得井井有条,更是成了村里狩猎采药的顶梁柱。起初,

村中最好的猎手赵铁柱还有些不服。那日山子归来,带回满篓猎物奇珍,赵铁柱嘴上不说,

心里却憋着一股劲。翌日,他特意邀山子一同进山,美其名曰“照应”,实则存了比较之心。

深入山林,赵铁柱指着远处一块巨岩,炫耀般说道:“山子,瞧见那石头没?

那下面有时会生一种‘褐石苔’,虽不值大钱,但也能换几十文……”他话未说完,

却见山子已轻巧地绕到岩石侧面,俯身小心采下一株颜色与岩石几乎融异的草药,并非苔藓。

“铁柱哥,此物名‘石髓草’,二十年一熟,取其叶可售三十文,但若连根拔起,

整株或可卖二两银。”山子语气平和,指尖轻轻拂过草叶,“但取其叶留其根,

二十日后可再采,细水长流,方是长久之道。”赵铁柱愣在原地,他在这片山跑了十几年,

竟不知这看似普通的石头边藏着这等玄机,更被山子这番话震了一下。

他讷讷地接过那片价值三十文的叶子,脸上火辣辣的。更让赵铁柱崩溃的还在后面。

他刚想显摆一下山中一种极难捕捉的珍禽“云尾雉”,描述其形态习性,

回头却不见山子人影。不过片刻,山子便从林中走出,

手中正提着那只他口中极难捕捉的云尾雉,甚至还掏出了几枚鸟蛋。“你…你怎么抓到的?

”赵铁柱结巴了。“它飞得是快,”山子笑了笑,眼神清澈,“但我好像知道它要往哪里飞。

”比试猎物,比试识药,甚至比试捡柴修缮,赵铁柱全面落败。

他看着山子用山崩落石为王家垒砌起结实美观的石墙,终于彻底没了脾气,

当晚便拎出自酿的土酒,要与山子“不醉不归”。酒过三碗,赵铁柱已是面红耳赤,

山子却面色如常。当赵铁柱嚷嚷着要“坛子见底”时,山子竟真举起酒坛,从容饮尽。

赵铁柱看得目瞪口呆,那点争强好胜之心终于化为乌有,

只剩下由衷的佩服与一丝难以言喻的敬畏。“山子…不,山子兄弟!”赵铁柱大着舌头,

揽住山子的肩,“哥哥我服了!你是这个!”他翘起大拇指,“以后在村里,有啥事,

跟哥说!”然而,热闹过后,夜深人静时,山子独坐柴房,指尖那点微弱的金芒再次浮现。

他摩挲着那枚玉佩残片,眉头微蹙。这几日,

过一些模糊的片段——冲天而起的剑光、氤氲着药香的丹炉、还有狰狞的鬼影与冲天的血气。

伴随着这些片段的,是撕心裂肺的痛楚与一种名为“仇恨”的灼烧感。“我…到底是谁?

”他低声自问。玉佩温润,却无法给他答案。他只隐约感到,体内似乎有一股沉睡的力量,

正在缓慢苏醒,而这片看似宁静的山村,恐怕并非他久留之地。

第三章 暗流初涌山子在王家村的日子平淡而充实,

他的能力让王家乃至整个村子的生活都改善了许多。多余的猎物和草药拿到山外集镇,

换回了以往不敢想象的银钱和布匹。王氏对山子愈发照顾,几乎视如己出,

这却让偶尔归家的王氏丈夫,猎户王大有些不是滋味。一日,王大深山狩猎归来,

见自家媳妇对山子关怀备至,心中醋意翻腾,借着酒劲要与山子比试打猎。结果不言而喻,

王大不仅在山货数量和质量上完败,连他引以为傲的酒量也被山子轻易碾压。王大羞愤难当,

深夜敲开柴房门,红着眼睛道:“山子!我知道你厉害!我比不过你!但我有家,有儿子!

你呢?你连自己是谁,有没有儿子都不知道吧!”此言一出,山子如遭雷击,怔在原地,

脑海中仿佛有什么东西碎裂开来,一个模糊的、哭泣的孩童面容一闪而过。他捂住头,

脸色瞬间苍白。王大见状,也意识到失言,懊恼地跺脚离开。翌日清晨,

王家发现山子已不见踪影,只在地上用木炭留下一行字:“恩情铭记,去寻因果,勿念。

”王氏痛哭,王大更是懊悔不已,连忙叫上赵铁柱等人出村追寻。终于在几十里外的山道上,

追上了步履蹒跚却目光坚定的山子。“山子兄弟,是我混账!胡说八道!”王大拉住山子,

满脸愧疚,“你别走!我…我儿子就是你儿子!以后咱们就是一家人!”山子看着王大,

又看了看身后气喘吁吁、面带关切的赵铁柱等人,眼中闪过一丝暖意。他摇了摇头,

又点了点头:“大哥,我并非负气离去。只是…昨夜忽有所感,我的‘因果’,

或许不在山中。我必须去弄明白。”他顿了顿,“我会回来。”最终,山子还是走了。

此后的十几年间,他如同一个漂泊的旅人,时而回到王家村住上一段时日,

教导王大那个取名“虎头”的儿子辨识草药、强身健体的法门,时而又消失无踪,

去追寻那渺茫的身世线索。岁月流转,王老丈去世,王氏和王大也相继离世,虎头长大成人,

娶妻生子,而山子的容貌,却仿佛被时光遗忘,只是鬓角悄悄染上了几缕风霜,

看起来像是三十许人,村民开始改口称他“山叔”。虎头如同他父亲一般,

成了家里的顶梁柱,也将山叔视为至亲。然而好景不长,虎头媳妇难产去世,

只留下一个嗷嗷待哺的幼子。接连的打击让虎头心力交瘁,他将山叔接回自己新盖的院落,

恳求道:“山叔,别走了!我就是您儿子,这就是您孙子!我给您养老送终!

”看着虎头殷切而悲伤的眼神,看着那尚在襁褓中的婴儿,

山叔曾经的“山子”心中最柔软的地方被触动了。他点了点头,答应留下。然而,

就在他点头的瞬间,或许是心境波动,牵引了体内某种气机,虎头为他斟酒,他刚饮下,

便觉天旋地转,竟是直接醉倒,这一醉,便是昏睡了整整七年!七年里,他气息绵长,

不吃不喝,容颜虽在缓慢衰老,发丝渐白,却不见丝毫萎靡。虎头悉心照料,毫无怨言,

只是山中光景愈发不好,雾气终年不散,猎物锐减,日子艰难。七年后的一天,

虎头望着昏睡的山叔,想起逝去的亲人,悲从中来,忍不住跪地磕头:“山叔!您醒醒吧!

这日子…这日子可怎么过啊!”头触地面,一声轻响。炕上的山叔,倏然睁开了双眼。

那双眼眸,不再是之前的清澈迷茫,而是深邃如同古井,仿佛看透了数十年的光阴,

一股难以言喻的威严一闪而逝。他坐起身,看着苍老了许多的虎头,缓缓开口,

声音带着一丝久未说话的沙哑,却又异常清晰:“虎头,我睡了多久?”不待虎头回答,

他目光仿佛穿透了墙壁,望向外面的浓雾,继续道:“我感应到了…我的‘因果’,

快要来了。”好的,我们接续山叔林默苏醒后的故事:第四章 因果轮回见真性山叔,

不,此刻或许应称他为林默。七年的沉睡,仿佛一场漫长的洗礼,洗去的不仅是尘垢,

更有记忆的迷雾。那双睁开的眼睛里,曾经的迷茫与温和被深邃与沧桑取代,

他记起了自己的名字——林默,也记起了部分破碎的过往,

青云宗、血脉、追杀……但更深层的,是关于“因果”与“修行”的模糊明悟。

他看着跪地哭泣、已显老态的虎头,心中百感交集。这个他亲眼看着长大的孩子,

如今已为人父,却仍视他如父。这份淳朴的孝义,在尔虞我诈的修真界,是何等珍贵。

“虎头,起来。”林默的声音带着久睡的沙哑,却有一种不容置疑的稳定力量,

“我睡了七年,苦了你了。”虎头惊喜交加,连忙起身,

将这些年村中变化、生活艰难一一诉说,最后再次恳求:“山叔,您别走了!

咱爷仨好好过日子!”林默目光扫过简陋却整洁的屋子,

落在角落里虎头幼子那纯真的眼眸上,他缓缓摇头:“虎头,我的因果已至,

此地……即将不宁。你需带着孩子离开。”“离开?去哪儿?”虎头茫然。林默走到院中,

目光落在一只踱步的老母鸡身上,伸手轻轻从其尾羽取下一根。那羽毛在他掌心,无风自动,

竟缓缓漂浮起来,散发出微弱的灵光。“跟着它走。它会指引你们去往安全之地,落地之处,

便是你们新的家园。”虎头虽觉神奇,却更不舍林默。他扑通又要跪下,林默指尖微抬,

一股柔和的力量托住了他。“莫再跪了,”林默叹道,“此去,或再无相见之期。记住,

与人为善,脚踏实地,便是对我和你父母最好的报答。”他顿了顿,补充道,

“也去告知村邻,愿走者,可随你同行。”虎头含泪应下,然而村人多故土难离,

或不信危言,最终只有虎头父子二人,跟着那根神奇的羽毛,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