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小说连载
“望远镜下的小花”的倾心著林砚林砚是小说中的主内容概括:《青坪山的少年》的男女主角是林这是一本男生生活,逆袭,校园小由新锐作家“望远镜下的小花”创情节精彩绝本站无弹欢迎阅读!本书共计148171章更新日期为2025-11-08 14:38:50。该作品目前在本完小说详情介绍:青坪山的少年
主角:林砚 更新:2025-11-08 16:59:31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清晨六点,青坪山的雾还没散,像揉碎的棉絮裹着整座村子。
林砚把最后一块玉米饼塞进书包,指尖蹭到了里面叠得整齐的试卷,
油墨味混着山间的湿冷空气,成了他每天最熟悉的味道。“阿砚,路上慢些,别踩滑了。
”奶奶的声音从厨房飘出来,带着柴火的暖意。林砚应了一声,
抓起靠在门边的旧帆布包——这包是镇上中学的老师去年退休时送的,边角磨得发白,
却被他洗得干干净净。从林家坳到青坪中学,要走两个小时的山路。
石阶是几十年前村民们一起凿的,有的地方被雨水冲得坑洼,
雾大的时候得盯着脚下的青苔走。林砚走得熟,哪怕闭着眼睛也能避开那块松动的石板。
他的书包里除了课本和试卷,还装着两个冷硬的玉米饼,那是他的午饭,
偶尔会有奶奶偷偷塞进去的一颗煮鸡蛋,他总是省着,饿到下午第三节课才敢吃掉。
走到半山腰的老枫树下时,林砚习惯性地停下脚步。这里是唯一能看到学校方向的地方,
雾散些的时候,能隐约望见教学楼的红色屋顶。他从口袋里掏出皱巴巴的英语单词本,
借着熹微的天光背起来。风穿过枫叶,沙沙声像在帮他默记,
“ambition野心”“opportunity机会”,
这些词他背得滚瓜烂熟,却只在课本里见过它们对应的世界。“林砚!等等我!
”身后传来清脆的喊声,是同村的陈苗苗。她背着粉色的书包,跑得气喘吁吁,
辫子上的蝴蝶结歪在一边。“你怎么又这么早?每天都比我快半个山头。
”陈苗苗抹了把额头上的汗,递过来一颗糖,“我妈昨天去镇上买的,橘子味的。
”林砚摆摆手,把单词本塞回口袋:“你快走吧,等会儿早读要迟到了。”他不爱吃糖,
总觉得甜味会让他犯困,不如省下时间多背两道数学题。陈苗苗撇撇嘴,把糖塞进自己嘴里,
跟上他的脚步:“你说这次月考,你还能拿第一不?我妈说你要是能一直考第一,
将来肯定能走出大山。”林砚没说话,只是脚步更快了些。“走出大山”这四个字,
是奶奶每晚在煤油灯下缝衣服时,反复跟他说的话。奶奶的眼睛不好,缝几针就要揉一揉,
却总说:“阿砚,奶奶没读过书,不知道外面的世界什么样,但你不一样,你得考出去,
看看山外面的天。”山路蜿蜒,雾渐渐淡了,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
在石阶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林砚的鞋子沾了泥,裤脚也被露水打湿,但他的背始终挺得笔直,
像山间的小树苗,朝着有光的方向生长。青坪中学的教学楼是砖红色的,只有两层,
教室里的桌椅有些陈旧,桌面被往届学生刻满了字,却擦得干干净净。林砚走进教室时,
里面已经坐了十几个同学,有的在背书,有的在做题,粉笔灰在晨光里飘着,
是这所山里学校最常见的风景。“林砚,这里!”班长赵磊朝他招手,
桌上放着一叠刚印好的数学试卷,“老师让你把这些试卷发下去,下午自习课要讲。
”林砚接过试卷,指尖触到纸张的温度,他快速扫了一眼,
最后一道大题是上周老师讲过的压轴题,只是换了个数字。他把试卷一一分给同学,
走到最后一排时,看到张昊正趴在桌上睡觉,口水浸湿了课本。林砚轻轻把试卷放在他桌上,
张昊猛地抬起头,眼神迷茫:“上课了?”“还没,早读课。”林砚说,
“这张试卷下午要讲,你先看看。”张昊打了个哈欠,
把试卷揉成一团塞进抽屉:“看什么看,反正我也听不懂。你说咱们在这山里读书,
再怎么考,将来不还是种地?”林砚没接话,回到自己的座位。他知道张昊的想法,
村里很多人都这么想,觉得山里的孩子没必要读太多书,不如早点出去打工挣钱。
但他不一样,他见过镇上中学的老师用的笔记本电脑,见过电视里播放的大城市的高楼大厦,
他知道山外面有更广阔的世界,而读书是他唯一能走出去的路。早读课开始了,
语文老师在黑板上写着古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粉笔划过黑板的声音格外清晰。
林砚跟着读,声音不大,却很认真。他的语文不算最好,尤其是作文,
总是写不出华丽的句子,只能凭着山里孩子的真诚,写奶奶的玉米地,写山间的风,
写他对山外世界的向往。课间休息时,数学老师把林砚叫到办公室。
办公室里只有一张旧办公桌,上面堆着厚厚的作业本,窗台上放着一盆仙人掌,
是老师自己种的。“林砚,这次模拟考你的数学又是满分,”老师递给他一本崭新的习题册,
“这是我托人从县城买来的,里面有很多难题,你拿去做做,对你有好处。
”林砚接过习题册,封面印着“全国中学生数学竞赛真题”,他的手指轻轻摩挲着封面,
心里又感激又紧张。“谢谢老师,我一定会好好做的。”“别给自己太大压力,
”老师拍了拍他的肩膀,“你是咱们学校最有希望考上县重点高中的学生,好好努力,
将来考个好大学,给咱们青坪山争口气。”回到教室,林砚把习题册放进书包最里面的夹层,
像珍藏一件宝贝。他翻开自己的错题本,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解题步骤,
每一道错题旁边都用红笔标注着错误原因。这个错题本是他用作业本的背面装订的,
已经写满了两本,里面记着他从初一到现在的所有错题,也是他能一直保持年级第一的秘密。
陈苗苗凑过来看:“林砚,老师又给你开小灶啦?你这错题本都快成‘秘籍’了,
借我看看呗。”林砚把错题本推过去,陈苗苗翻开一看,忍不住惊叹:“天呐,
你连错一个符号都记下来了?怪不得你数学这么好。”林砚笑了笑,
拿回错题本:“其实也没什么,就是把不会的弄会,下次不犯同样的错就行。
”他知道自己不像城里的孩子,有辅导班,有家长辅导,他能依靠的,
只有自己的努力和老师的帮助。下午的自习课,老师讲数学试卷,林砚听得很认真,
偶尔在草稿纸上写几笔。张昊还是在睡觉,老师叫醒他几次,他又趴着睡着了。
林砚看着张昊,心里有些难过,他知道张昊其实很聪明,只是不愿意努力,觉得读书没用。
放学铃声响起时,夕阳已经落到了山尖。林砚收拾好书包,和陈苗苗一起走出教室。
山路又开始变得昏暗,林砚从书包里掏出手电筒,微弱的光在前面引路。陈苗苗走在他旁边,
叽叽喳喳地说着学校里的事,林砚偶尔应一声,心里却在想晚上要做的数学题。
走到老枫树下时,林砚又停下了脚步。夕阳把枫叶染成了红色,远处的山像被镀上了一层金。
他抬头望着天空,心里默默念着:“奶奶,我一定会考上县重点,一定会走出大山。
”五月的青坪山,雨水总是来得突然。那天下午,林砚正在教室里做数学竞赛题,
窗外突然响起了雷声,紧接着大雨就倾盆而下。雨点砸在窗户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
教室里的光线一下子暗了下来。“糟了,我没带伞!”陈苗苗急得团团转,
“我妈肯定在村口等我,这么大的雨,怎么回去啊?”林砚抬头看了看窗外,
雨没有要停的意思。他从书包里掏出一把旧伞,是去年奶奶给他买的,伞骨有点歪,
却还能用。“你先拿着这把伞回去吧,我等雨小了再走。”“那你怎么办?”陈苗苗问。
“我没事,我在教室里再做会儿题,等雨小了就走。”林砚说。陈苗苗接过伞,
感激地说:“谢谢你,林砚!明天我把伞还给你。”同学们都走得差不多了,
教室里只剩下林砚一个人。他把窗户关上,挡住外面的风雨,继续做他的数学题。
教室里很安静,只有雨声和他写字的沙沙声。他沉浸在题目里,忘记了时间,
直到肚子咕咕叫,才想起自己还没吃午饭。他从书包里掏出早上带的玉米饼,已经凉了,
硬邦邦的。他咬了一口,难以下咽,却还是强迫自己吃下去。就在这时,教室门被推开了,
一个熟悉的身影走了进来,是奶奶。奶奶浑身都湿透了,头发贴在脸上,手里拿着一个布包,
里面裹着什么东西。“阿砚,你怎么还没回家?我在村口等了你半天,都没看到你,
就想着你肯定还在学校。”奶奶的声音有些沙哑,带着喘息。林砚赶紧站起来,
接过奶奶手里的布包:“奶奶,这么大的雨,你怎么还来学校?你看你都湿透了。”“没事,
奶奶身体好着呢。”奶奶笑着说,“我给你带了点热乎的,你快吃。”林砚打开布包,
里面是两个煮鸡蛋,还有一个热乎乎的红薯。鸡蛋还是温的,红薯冒着热气,
香气一下子弥漫开来。“奶奶,你怎么不吃?”林砚问。“我在家吃过了,你快吃吧,
凉了就不好吃了。”奶奶说。林砚知道奶奶是骗他的,家里的粮食不多,
奶奶总是把好的留给她。他拿起一个鸡蛋,剥了壳,递到奶奶嘴边:“奶奶,你先吃一口。
”奶奶摇摇头:“我不吃,你快吃,吃完了咱们赶紧回家,雨好像小了点。”林砚没办法,
只好自己吃起来。鸡蛋很入味,是奶奶用盐水煮的,红薯也很甜,是他吃过最好吃的东西。
他一边吃,一边看着奶奶,奶奶的眼睛里满是关切,却没提自己湿透的衣服。吃完东西,
雨果然小了些。林砚收拾好书包,扶着奶奶走出教室。他把伞举在奶奶头顶,
自己的半边身子却露在外面,很快就湿透了。奶奶察觉到了,把伞往他那边推:“阿砚,
你也遮着点,别感冒了。”“没事,奶奶,我年轻,不怕冷。”林砚说。山路泥泞,
很不好走。林砚扶着奶奶,一步一步慢慢地走。雨水顺着他的头发流下来,滴在眼睛里,
涩涩的。他却不敢停下,怕奶奶滑倒。奶奶的脚步有些蹒跚,却还是坚持自己走:“阿砚,
你不用扶我,我自己能走,你快把伞遮好自己。”走到半山腰时,奶奶突然停下脚步,
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用手帕包着的东西,递给林砚:“阿砚,这是我攒的一点钱,你拿着,
明天去镇上买支新钢笔,你那支钢笔都快不能用了。”林砚看着手帕里的钱,
都是一毛、五毛的零钱,叠得整整齐齐,大概有十几块钱。他鼻子一酸,
眼泪差点掉下来:“奶奶,我不要,你留着自己用吧,我的钢笔还能用。
”“让你拿着你就拿着!”奶奶的语气有些严厉,“你读书要用好笔,才能写出好字,
才能考出好成绩。奶奶老了,用不上什么钱,你不一样,你将来要干大事的。”林砚没办法,
只好接过钱,紧紧攥在手里。钱上还带着奶奶的体温,像一股暖流,流进了他的心里。
他暗暗发誓,一定要好好读书,将来挣很多钱,让奶奶过上好日子。回到家时,
两人都成了落汤鸡。奶奶赶紧找了件干衣服给林砚换上,自己却只擦了擦身上的水,
就去厨房做饭了。林砚看着奶奶忙碌的背影,心里很不是滋味。他走进自己的房间,
拿出那支旧钢笔——笔杆已经掉漆了,笔尖也有些歪,是他初一的时候买的,
已经用了两年多。他把奶奶给的钱放进抽屉里,小心翼翼地收好,然后拿出数学竞赛题,
继续做起来。那天晚上,林砚做了很久的题,直到深夜。奶奶几次起来看他,
都被他劝回房间睡觉。他知道,只有努力读书,才能不辜负奶奶的期望,才能走出大山,
给奶奶一个更好的未来。六月,县城要举办中学生数学竞赛,学校推荐了林砚去参加。
得到消息的那天,林砚既兴奋又紧张。兴奋的是,这是他第一次走出青坪山,
去县城参加比赛;紧张的是,他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拿到好成绩,能不能给学校争光。
数学老师为了帮他备战,每天放学后都会留他在办公室补课,给他讲竞赛的难点和重点。
林砚学得很认真,笔记记得密密麻麻,每天晚上都要学到深夜。奶奶知道他要去县城比赛,
特意去镇上给他买了一件新衣服,是蓝色的衬衫,很合身。比赛那天,天还没亮,
奶奶就起来给林砚做早饭。鸡蛋、红薯,还有她特意蒸的白面馒头,都是林砚爱吃的。
“阿砚,到了县城要照顾好自己,别紧张,正常发挥就好。”奶奶一边给林砚装行李,
一边叮嘱道。“我知道了,奶奶。”林砚点点头,心里暖暖的。数学老师骑着摩托车,
带着林砚去县城。摩托车在山路上颠簸,林砚坐在后面,看着外面的风景一点点变化。
山路渐渐变成了柏油路,路边的房子也越来越多,越来越高。他第一次看到红绿灯,
第一次看到公交车,第一次看到那么多汽车,心里既好奇又激动。县城比他想象中还要大,
高楼大厦林立,街道上车水马龙。比赛的地点在县一中,是县城最好的中学。
走进县一中的校园,林砚有些自卑,这里的教学楼又高又新,操场很大,
学生们穿着整齐的校服,看起来很精神。他低头看了看自己的旧帆布鞋,
又看了看身上的新衬衫,心里有些不自在。比赛开始了,试卷发下来,林砚快速扫了一眼,
题目比他想象中还要难。他深吸一口气,静下心来,开始做题。教室里很安静,
只有笔尖划过纸张的声音。林砚全神贯注,忘记了周围的一切,
忘记了自己是来自大山里的孩子,只想着把每一道题都做好。两个小时的比赛很快就结束了,
林砚走出考场,心里有些忐忑。他不知道自己做得怎么样,有些题他也没把握。
数学老师走过来,问他:“林砚,感觉怎么样?”“有点难,有些题没把握。
”林砚诚实地说。“没关系,你已经很棒了,能来参加比赛就已经赢了。”老师安慰道。
在县城待了一天,林砚和老师就回青坪山了。路上,林砚看着窗外的风景,
心里一直在想比赛的事。他希望自己能拿到好成绩,不仅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奶奶,
为了学校。一周后,比赛结果出来了,林砚得了二等奖。当老师在教室里宣布这个消息时,
同学们都为他鼓掌,陈苗苗更是激动地跳了起来:“林砚,你太厉害了!二等奖啊!
”林砚也很高兴,虽然不是一等奖,但这已经是青坪中学在数学竞赛中取得的最好成绩了。
老师拍了拍他的肩膀:“林砚,好样的!这个成绩已经很不容易了,继续努力,
将来一定能取得更好的成绩。”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为他高兴。
张昊在下面小声嘀咕:“有什么了不起的,不就是个二等奖吗?说不定还是抄的呢。
”这话被林砚听到了,他心里很不舒服,却没有反驳。他知道,张昊一直对他有意见,
觉得他太用功,太“装”。但他不想和张昊争吵,他觉得与其浪费时间争吵,
不如多做几道题。放学路上,陈苗苗为林砚抱不平:“张昊太过分了!他自己不努力,
还说你抄的,真是气死我了!”林砚笑了笑:“没事,他愿意怎么说就怎么说,
我只要做好自己就行了。”回到家,林砚把比赛获奖的消息告诉了奶奶。奶奶很高兴,
特意杀了一只鸡,给林砚做了他最爱吃的鸡肉炖土豆。“阿砚,你真是奶奶的骄傲!
”奶奶一边给林砚夹菜,一边说,“将来你肯定能考上好大学,走出大山,过好日子。
”林砚吃着鸡肉,心里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更加努力,用更好的成绩证明自己,
让那些质疑他的人无话可说。从那以后,林砚更加用功了。他每天早上起得更早,
晚上睡得更晚,错题本写满了一本又一本,数学竞赛题也做了一遍又一遍。他知道,
只有不断努力,才能离自己的梦想越来越近,才能走出大山,去看看更广阔的世界。七月,
天气越来越热,青坪山的蝉鸣也越来越响。林砚正在教室里复习,
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期末考试,他的目标是继续保持年级第一,
为考上县重点高中打下更坚实的基础。这天下午,班主任拿着一封挂号信走进教室,
径直走到林砚面前:“林砚,你的信,从省城寄来的。”教室里瞬间安静下来,
同学们的目光都集中在林砚身上。在青坪山,能收到山外的信是件稀罕事,
尤其是从省城寄来的。林砚愣了一下,接过信,信封上的字迹工整清秀,
寄信人地址是省城的一所大学,寄信人署名是“周教授”。他拆开信,
信纸带着淡淡的墨水香。周教授在信里说,他是上次数学竞赛的评委之一,
看到林砚的答卷后很欣赏他的解题思路,觉得他在数学方面很有天赋。
信里还附了一份省城重点高中的招生简章,周教授说如果林砚有兴趣,可以尝试报考,
他愿意为林砚提供一些学习资料和辅导。林砚拿着信,手都在微微发抖。省城重点高中,
那是比县重点还要好的学校,是他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地方。他抬起头,
看到同学们羡慕的眼神,心里既激动又忐忑。他知道,去省城读书意味着要离开奶奶,
离开青坪山,而且学费和生活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放学回家的路上,
林砚一直把信紧紧攥在手里,心里反复想着周教授的话。走到老枫树下时,他停下脚步,
望着远处的群山,心里充满了迷茫。他想去省城读书,去更好的学校学习,
可是他又舍不得奶奶。回到家,林砚把信拿给奶奶看。奶奶不识字,
只是看着信封上的“省城”两个字,笑着说:“阿砚,这是山外的人给你寄的信?
是不是你很厉害,他们都知道你了?”林砚点点头,把信的内容读给奶奶听。奶奶听完,
眼眶一下子红了:“阿砚,这是好事啊!你应该去,去省城读好书,将来有出息。奶奶没事,
你不用惦记我。”“可是奶奶,我走了谁照顾你?”林砚问,声音有些哽咽。“傻孩子,
奶奶身体好着呢,能照顾自己。”奶奶拍了拍林砚的手,“你要是能去省城读书,
奶奶比什么都高兴。钱的事你也别担心,奶奶再攒攒,实在不行就去跟邻居借点,
等你将来有出息了再还。”林砚看着奶奶布满皱纹的脸,心里很不是滋味。
他知道奶奶是在安慰他,奶奶的身体其实并不好,有严重的风湿,每到阴雨天就疼得厉害。
可是他又真的很想去省城读书,去追求自己的梦想。接下来的几天,林砚一直沉浸在纠结中。
数学老师看出了他的心思,找他谈了一次话:“林砚,周教授的机会很难得,
省城重点高中的教学资源比我们这里好太多了,对你将来考大学很有帮助。至于你奶奶,
我们可以一起想办法,学校可以帮你申请助学金,我也可以帮你找些兼职,
解决生活费的问题。”老师的话给了林砚很大的鼓励。他终于下定决心,报考省城重点高中。
他给周教授回了一封信,表达了自己的感谢和报考的意愿。周教授很快就回了信,
给了他很多学习上的建议,还寄来了一些复习资料。就在林砚全力以赴准备考试的时候,
奶奶的病突然加重了。那天早上,林砚像往常一样准备去学校,却发现奶奶躺在炕上,
脸色苍白,呼吸急促。他吓坏了,赶紧跑出去叫邻居帮忙,把奶奶送到了镇上的医院。
医生检查后说,奶奶是因为长期劳累和营养不良,引发了急性肺炎,需要住院治疗。
住院费需要先交五百块钱,这对林砚来说是一笔天文数字。他把家里所有的钱都拿出来,
也只有几十块钱。邻居们知道后,纷纷伸出援手,你五十我一百地凑钱,才勉强交了住院费。
林砚在医院里照顾奶奶,每天给奶奶喂饭、擦身、洗衣服。奶奶清醒的时候,
总是催他去学校:“阿砚,你别管我,快去学校复习,别耽误了考试。”“奶奶,我不走,
我要在这里照顾你。”林砚握着奶奶的手,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考试可以明年再考,
可是你只有一个。”“傻孩子,考试不能等啊!”奶奶叹了口气,“奶奶这辈子没什么本事,
最大的心愿就是看到你走出大山,有出息。你要是因为我耽误了考试,奶奶会后悔一辈子的。
”就在林砚左右为难的时候,数学老师和陈苗苗来了。老师带来了学校筹集的一千块钱,
递给林砚:“这是学校老师和同学们凑的钱,你先拿着给奶奶治病。
我已经跟医院打过招呼了,会尽量给奶奶用便宜又有效的药。你放心去准备考试,
奶奶这里有我和陈苗苗帮你照顾。”陈苗苗也说:“林砚,你就听老师的话吧,
我每天都会来医院照顾奶奶,给她带好吃的。你一定要好好考试,考上省城重点高中,
给我们青坪山争光。”看着老师和陈苗苗真诚的眼神,林砚再也忍不住,眼泪掉了下来。
他知道,自己不能辜负大家的期望,更不能辜负奶奶的心愿。他擦干眼泪,
对老师和陈苗苗说:“谢谢你们,我一定会好好考试,不辜负大家的帮助。”接下来的日子,
林砚白天去学校复习,晚上就去医院照顾奶奶。他每天只睡几个小时,却一点都不觉得累,
因为他知道,他背负着太多人的期望。奶奶的病情也在慢慢好转,看到林砚努力的样子,
她心里很欣慰。期末考试很快就到了,林砚带着所有人的期望走进了考场。他沉着冷静,
认真答题,把自己所有的知识都发挥了出来。考试结束后,他第一时间跑到医院,
告诉奶奶考试的情况。奶奶听了,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八月,天气依旧炎热,
青坪山的空气里弥漫着丰收的气息。林砚每天都在忐忑中等待着省城重点高中的录取通知书,
他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考上,心里既期待又害怕。这天中午,林砚正在院子里帮奶奶晒玉米,
村口传来了邮递员的喊声:“林砚,有你的录取通知书!”林砚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
他扔下手里的玉米,飞快地跑到村口。邮递员递给他一个厚厚的信封,
上面印着“省城重点高中录取通知书”的字样。林砚双手颤抖地接过信封,拆开一看,
里面果然是录取通知书!他拿着录取通知书,激动得说不出话来,眼泪一下子就掉了下来。
他跑回家里,把录取通知书举到奶奶面前:“奶奶,我考上了!我考上省城重点高中了!
”奶奶接过录取通知书,虽然不识字,但看着上面鲜红的印章,也知道是好消息。
网友评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