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北遵化,有一座庄严肃穆的道台衙门。
它红墙黄瓦,在岁月长河中承载着无数的故事,其内部的后花园更是如梦如幻。
后花园中,百花争艳,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微风拂过,花朵轻轻摇曳,香气弥漫。
假山层叠,怪石嶙峋,有的像奔腾的骏马,有的像温顺的绵羊,有的像威武的雄狮。
花园中央,有一个偌大的池塘,清澈的池水在阳光照耀下波光粼粼,池中心的亭台古朴典雅,通过九曲桥与岸边相连。
传说,这里流传着一个神秘的传说,有千年狐仙居住于此。
新上任的道台苏正,乃是江南人士,年纪轻轻却己崭露头角,可谓是才貌双全、风度翩翩。
他怀揣着满腔的理想与抱负,对自己在遵化的仕途之路充满了憧憬和期待。
就在苏正上任之际,前任道台前来交接工作。
这位前任道台神色凝重,言辞恳切地特别提到了后花园中的狐仙,并再三叮嘱苏正一定要善待它们。
苏正心中虽有些不以为然,但表面上还是恭恭敬敬地应承下来,表示自己定会谨记前任道台的嘱托。
然而,当他转身离去时,心中却不禁暗暗思忖:“狐仙?
这世间怎会有如此荒诞不经之事?
想必是那前任道台年纪大了,才会相信那些神神鬼鬼的胡言乱语吧。”
苏正对这些所谓的狐仙之说嗤之以鼻,他一心只想施展自己的才华,在这遵化之地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来。
然而,时光荏苒,几个月后的一个静谧夜晚,月光如水,轻柔地洒在道台衙门的每一个角落。
苏正正独自坐在书房里,沉浸在对一幅珍贵古画的品鉴之中。
这幅古画据说是一位隐士所作,其笔触细腻入微,每一笔都仿佛蕴含着无尽的深意和情感。
苏正正凝视着画面,仿佛能感受到画家在创作时的心境和思绪。
他对这幅画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爱不释手。
就在他全神贯注地欣赏着这幅古画时,一阵轻轻的敲门声突然传来,“笃笃笃”,声音不大,却在这宁静的夜晚显得格外清晰。
这阵敲门声的节奏舒缓而有规律,仿佛是夜的心跳,不紧不慢地敲打着苏正正的心房。
苏正心中暗自思忖着,这大半夜的,究竟是谁会来拜访呢?
他一边想着,一边将手中的画卷轻轻放在一旁的桌子上,然后慢慢地站起身来,走到门前,伸手握住门把手,缓缓地打开了房门。
门开的瞬间,一股淡淡的夜风扑面而来,带着些许凉意。
苏正定睛一看,只见门口站着一位须眉皆白、仙风道骨的老者。
这老者身着一袭灰色长袍,袍袖宽大,随风轻轻飘动,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
他手持一根拐杖,拐杖顶端镶嵌着一颗圆润的玉石,在月光的映照下,闪烁着微弱的光芒。
老者见到苏正,微微一笑,微微躬身,行了个礼,然后不紧不慢地说道:“苏大人,深夜冒昧来访,还望大人莫怪。”
他的声音低沉而温和,仿佛带着一种让人无法抗拒的魔力。
苏正连忙回礼,说道:“老人家客气了,不知深夜前来,所为何事?”
老者微微一笑,伸手从怀中掏出一个精美的木盒,双手捧着,递到苏正面前,说道:“这是小老儿的一点心意,还望苏大人笑纳。”
苏正定睛看去,只见那木盒表面雕刻着精美的图案,线条流畅自然,仿佛是一气呵成。
木盒的材质看上去也颇为不凡,散发着淡淡的光泽,显然是经过精心打磨的。
苏正瞪大眼睛,满脸狐疑地盯着眼前的人,心中暗自思忖:“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狐仙?”
他的脑海中不断闪过各种关于狐仙的传说和故事,越想越觉得眼前之人与那些描述中的狐仙形象相符。
胡伯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仿佛能洞悉苏正内心的想法一般。
他轻声说道:“苏大人,您不必多疑,我的确就是居住在后花园的狐仙。”
苏正闻言,身体猛地一颤,难以置信地看着胡伯。
还未等他回过神来,只见胡伯的身影突然一闪,如同烟雾一般,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仿佛他从来没有出现过一样。
这突如其来的一幕让苏正惊愕不己,他呆呆地站在原地,久久无法回过神来。
那神秘的后花园,此刻在他心中变得愈发神秘莫测,充满了无尽的好奇和探寻的欲望。
整个夜晚,苏正躺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胡伯的出现和消失如同一场离奇的梦境,在他脑海中不断盘旋。
他决定第二天一定要去那后花园一探究竟,揭开这个神秘狐仙的面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