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晨,阳光如碎金般洒在道台衙门的青砖黛瓦上。
苏正早早起身,推开雕花木窗,深深吸了一口带着晨露清香的空气。
昨夜那幅会变化的古画在他脑海中挥之不去,他决定趁着清晨人少时去探寻那神秘的后花园。
他换上一身靛青色的棉布长衫,长衫的颜色犹如深邃的湖水,给人一种宁静而沉稳的感觉。
腰间只系了一方素白玉佩,玉佩洁白如雪,没有过多的装饰,却透露出一种淡雅的气质。
这一身装扮轻便得几乎无声,仿佛他整个人都融入了清晨的静谧之中。
临出门时,他稍稍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决定叫上那个新来的书童阿福一同前往。
阿福年纪尚小,脸上还带着几分稚嫩,但一双眼睛却十分机灵。
"带上灯笼,"苏正低声嘱咐道,声音轻得如同羽毛飘落,"虽然天己亮,但有些地方阳光未必照得到。
"他的目光落在阿福手中的灯笼上,那灯笼的纸糊外壳己经有些破旧,上面绘着简单的山水图案,随着微风轻轻摇曳。
两人穿过几重月洞门,每一道门都像是一个时光的通道,将他们从一个世界带入另一个世界。
终于,后花园的景色展现在眼前。
这里与衙门前院的庄严肃穆截然不同,仿佛是一个与世隔绝的仙境。
假山叠石间点缀着几株百年老梅,梅树的枝干苍劲有力,犹如龙蛇盘踞。
池塘的水面上泛着一层薄薄的晨雾,如梦似幻,让人仿佛置身于云雾之中。
然而,苏正却感到一阵莫名的寒意袭来。
他的目光落在那些嶙峋的假山背后,那里的阴影浓得化不开,仿佛隐藏着无数双眼睛,正默默地注视着他。
"少爷,你看!
"阿福突然压低声音,指着池塘。
一条金红色鲤鱼跃出水面,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落水时竟溅起一串银铃般的声响。
苏正瞳孔微缩,那声音分明像是女子清脆的笑声。
沿着池塘边蜿蜒曲折的青石小径缓缓前行,两旁的草木逐渐变得郁郁葱葱、茂密繁盛。
走着走着,突然间,一座被茂密藤蔓紧紧缠绕的庙宇映入眼帘。
这座庙宇看上去有些年头了,朱红色的大门早己失去了昔日的光彩,变得斑驳不堪,其中半扇门更是歪斜地悬挂着,随着清晨微风的吹拂,不时发出“吱呀”的声响,仿佛是这座庙宇在低声诉说着它的沧桑与寂寥。
抬头望去,门楣上方那“狐仙祠”三个鎏金大字虽然己经褪色,但依然透露出几分庄严肃穆的气息。
苏正站在门前,稍作停留,然后转头示意身后的阿福在门外稍等片刻,自己则小心翼翼地提起衣摆,抬腿跨过那道高高的门槛。
一踏入殿门,一股陈腐的气息便如同一股无形的洪流般猛地向苏正席卷而来。
这股气息带着岁月的沉淀和腐朽的味道,让人不禁想要掩住口鼻。
由于殿内的光线十分昏暗,苏正只能勉强看清周围的景象。
他的视线首先落在了香案上,只见那上面堆积着厚厚的一层灰尘,仿佛己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人来打扫过了。
这些灰尘在微弱的光线下显得灰蒙蒙的,给整个殿内增添了几分凄凉和破败的氛围。
然而,当苏正的目光缓缓移动,最终落在正中央那尊供奉着的白玉狐仙像时,他的心中却突然涌起一股惊异之情。
这尊狐仙像虽然被放置在如此破败不堪的庙宇之中,但它却宛如刚刚被擦拭过一般,通体洁白如雪,没有丝毫尘埃沾染其上。
尤其是那对用黑曜石镶嵌而成的眼睛,在幽暗的环境中泛着奇异的光泽,宛如夜空中的两颗寒星,冰冷而锐利,仿佛能够洞悉人的内心世界,令人不寒而栗。
“咦?”
苏正突然发出一声轻咦,他的目光被神像底座吸引住了。
在仔细观察后,他发现底座上有一道极其细微的缝隙,若不仔细看,几乎难以察觉。
苏正心中一动,他小心翼翼地伸出手指,沿着那道缝隙轻轻摸索着。
突然,他感觉到手指碰到了一个硬物,似乎是一本书。
他心中一喜,更加小心地将那本书从缝隙中抽了出来。
这是一本用油布包裹得严严实实的线装书,书页己经有些泛黄,但上面的墨迹却依然清晰可见。
苏正轻轻翻开书页,只见开篇便记载着一段嘉靖年间的往事。
故事中,一只白狐为报答一位书生的救命之恩,化作人形辅佐他治理遵化。
这段文字详细描述了白狐的神奇能力和它与书生之间的深厚情谊,让人不禁为之感叹。
然而,更令苏正心惊的是,书中接下来的内容竟然详细记载了一种名为“移魂术”的法术。
这种法术可以让狐仙暂时借用人类的身体,而被借用身体的人则会失去意识,仿佛灵魂被抽离一般。
不仅如此,书中还详细描述了“画壁通灵”的秘法。
苏正恍然大悟,原来那幅古画之所以会发生变化,正是因为有人施展了这种秘法!
正当苏正全神贯注地读到“若遇黑狐现世,必有大劫”这句话时,突然间,一阵阴风如幽灵般悄然掠过他的脖颈。
这股阴风寒冷刺骨,仿佛来自幽冥地府,让苏正不禁浑身一颤。
他悚然一惊,急忙猛地回过头去,目光如炬,紧紧盯着供帐后面。
只见那供帐微微颤动着,似乎有什么东西隐藏在其后。
紧接着,一个黑影如闪电般迅速闪过,只在瞬间,便隐约露出了半张惨白如纸的人脸。
那半张人脸毫无血色,宛如被抽走了生命力一般,苍白得让人毛骨悚然。
一双眼睛在黑暗中闪烁着诡异的光芒,死死地盯着苏正,透露出一股无法言喻的寒意。
“谁在那里?”
苏正心中大骇,厉声断喝,声音在空荡荡的庙宇中回荡,带着些许惊恐和威严。
与此同时,他迅速将手中的书册塞进怀中,仿佛那书册是他最后的护身符。
然而,那黑影对他的呵斥置若罔闻,反而发出一阵“咯咯”的怪笑。
这笑声在寂静的庙宇中显得格外刺耳,仿佛是来自地狱的恶鬼在嘲笑苏正的无能。
笑声未落,那黑影如同鬼魅一般,转瞬间便消失在了庙宇的梁柱之间,仿佛它从来没有出现过一样。
苏正见状,毫不犹豫地飞身追出庙门。
然而,当他踏出庙门的一刹那,却发现西下里空无一人,只有阿福瘫坐在地,满脸惊恐地指着西边,声音颤抖着说道:“少、少……刚才有个黑影飘过去了,脚不沾地啊!”
回到书房后,苏正先是将门窗紧闭,确保不会有人打扰他。
然后,他深吸一口气,静下心来,仔细地研读书册。
随着阅读的深入,一个惊人的脉络逐渐在他眼前清晰起来:狐仙一族分为白狐和黑狐两支,白狐一族守护着人间,而黑狐一族则专门食人魂魄。
苏正心中一惊,他想起了之前在遵化遇到的那些奇怪的事情。
尤其是历任道台的离奇死亡,他们死时都面露惊恐,胸口还留有黑色的爪印。
这一切似乎都与黑狐有关。
窗外的暮色渐渐深沉,房间里的光线也变得昏暗起来。
苏正点亮了油灯,微弱的灯光在黑暗中摇曳,将他的影子投射在墙上。
然而,就在这时,苏正突然感觉到一股寒意从脊梁上升起。
他的身体猛地一僵,目光死死地盯着墙上的影子——那个影子竟然自己动了一下!
苏正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自己所看到的。
他分明看到,那个影子在墙上多出了一条尾巴的轮廓!
与此同时,后院传来了一阵凄厉的狐叫声。
那声音忽远忽近,仿佛在念着某个古老的诅咒,让人毛骨悚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