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依依成了赵明在书院里最好的朋友。
她性格开朗,喜欢诗词歌赋,常常拉着赵明一起讨论。
赵明发现,柳依依不仅聪明,还有一种独特的气质,仿佛她不属于这个时代。
“赵明,你真的很有才华。”
柳依依坐在花园的石凳上,手中拿着一本《唐诗选集》,“你写的诗,比那些世家子弟还要好。”
赵明微微一笑:“我只是随性而写,没有太多规矩。”
“随性就好。”
柳依依抬起头,眼神中透着一丝羡慕,“我总是被那些繁文缛节束缚,要是能像你一样自由,该多好。”
赵明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听着。
他能感受到柳依依内心的无奈,也许她也有自己的苦衷。
“对了。”
柳依依突然站起身,“明天是我家的花宴,你要是有兴趣,可以来参加。”
“花宴?”
赵明有些疑惑。
“就是我家每年春天都会举办的聚会。”
柳依依解释道,“很多文人雅士都会来,你可以借此机会结交一些朋友。”
赵明心中一动。
他知道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如果能在花宴上结识一些有影响力的人,或许能对自己的未来有所帮助。
“好,我一定去。”
他点了点头。
第二天,赵明穿上了柳依依借给他的新衣,站在柳府的大门前。
柳府的规模宏大,门前车水马龙,进出的都是衣着华丽的文人雅士。
赵明有些紧张,但他告诉自己,不能退缩。
“赵明,你来了。”
柳依依从府中走出,看到赵明,她脸上露出欣喜的笑容。
“多谢你借我衣服。”
赵明微微一笑。
“傻瓜,我们是朋友嘛。”
柳依依拉着他的手,走进了府中。
柳府的花园布置得美轮美奂,到处都是盛开的花朵,香气扑鼻。
许多文人雅士围坐在一起,吟诗作对,好不热闹。
赵明跟在柳依依身后,有些拘谨。
“依依,你回来了。”
一个身着华服的中年男子走了过来,微笑着看着柳依依,“这位是……”“父亲,他是赵明,我在书院的朋友。”
柳依依介绍道。
“哦?
赵明?”
柳府的主人点了点头,“年轻人,你也是来参加花宴的吗?”
“是的,伯父。”
赵明恭敬地回答。
“好,好。”
柳府的主人笑了笑,“年轻人多来走动走动,说不定能遇到贵人。”
赵明心中一凛,他明白柳府主人的意思。
在这个时代,出身和背景往往决定了一个人的命运,而他只是一个无依无靠的外地人。
“赵明,来,我给你介绍几位朋友。”
柳依依拉着他的手,走向一群正在吟诗的文人。
“这位是赵明,他是书院的才子。”
柳依依大声说道。
众人纷纷看向赵明,有的露出好奇,有的则是不屑。
赵明知道,他们多半是出身世家的子弟,而他只是一个杂役出身的穷书生。
“赵明,你来一首诗吧。”
一个身着青衫的书生挑衅地看着他,“让我们看看书院的才子有多厉害。”
赵明微微一笑,他知道不能退缩。
他环顾西周,看到花园中盛开的桃花,心中灵感一动,随口吟道:桃花映日红,春意满园中。
佳人舞翩跹,才子赋诗风。
莫问身何处,只愿梦长空。
一朝逐鹿去,名留青史中。
众人听完,纷纷沉默。
赵明的诗不仅意境优美,还透露出一股不凡的气魄,让那些原本轻视他的文人雅士们刮目相看。
“好诗!”
一个声音响起,赵明抬头,看到一个身着锦袍的中年男子正朝他走来。
他的眼神中透着赞赏,“年轻人,你叫赵明?”
“是的,晚辈赵明。”
赵明恭敬地回答。
“我是当朝翰林学士,姓欧阳。”
中年男子微微一笑,“你的诗很有才气,我看好你。”
赵明心中一喜,他知道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翰林学士在朝中地位崇高,如果能得到他的赏识,说不定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多谢欧阳大人。”
赵明连忙行礼。
“不用客气。”
欧阳学士点了点头,“年轻人,好好努力,说不定将来我们还能在朝堂上再见。”
赵明心中充满了感激,他知道自己的第一步己经迈了出去。
花宴之后,赵明的生活似乎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欧阳学士的赏识让他在书院的地位有所提升,他不再只是一个普通的杂役,而是开始接触更多关于学问和仕途的知识。
然而,就在他以为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时,一件意外的事情打破了平静。
那是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赵明像往常一样在藏书阁里翻阅古籍。
当他翻开一本破旧的《山海经》时,突然发现书页间夹着一张泛黄的纸条。
纸条上用朱砂写着几行奇怪的文字:“月圆之夜,红衣女子现,汴京将有大变。”
赵明心中一惊,他仔细端详着这张纸条,却无法理解其中的含义。
他抬头看向窗外,一轮明月高悬,夜色深沉,仿佛隐藏着无尽的秘密。
“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他喃喃自语。
就在这时,一阵冷风吹过,藏书阁的门突然“吱呀”一声被推开。
赵明回头,只见一个身影站在门口,正是柳依依。
“赵明,你怎么还在?”
柳依依走进来,看到他手中的纸条,好奇地问道,“这是什么?”
赵明犹豫了一下,还是将纸条递给了她:“我在书里发现的,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柳依依接过纸条,仔细看了一会儿,突然脸色大变:“这……这是预言?”
“预言?”
赵明不解。
“我曾听父亲说过,汴京曾有一位高人留下了许多预言,但从未有人真正解开过。”
柳依依抬起头,眼神中透着一丝担忧,“赵明,这纸条上写的‘红衣女子’,会不会是某种暗示?”
赵明心中一动,他意识到这可能是一个重要的线索。
他想了想,说道:“依依,你觉得这纸条是从哪里来的?”
“也许是这本书的前一任主人留下的。”
柳依依猜测道,“不过,我们不能忽视这个预言。
如果它真的与汴京的未来有关,我们或许能做些什么。”
赵明点了点头:“你说得对。
我们先把这个秘密藏在心里,也许未来会有机会解开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