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天香书阅!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雨痕与晴空》

第1章

发表时间: 2025-10-29

十七岁的苏晚晴,生命仿佛被浸泡在南城永无止境的梅雨季里。湿漉漉的空气,沉甸甸地压在身上,连呼吸都带着一股挥之不去的、植物腐烂般的潮润气息。天空总是铅灰色的,像一块脏了的抹布,随意地耷拉在城市上空,吝啬着每一缕阳光。

她讨厌这种天气。讨厌晾晒了一个星期依旧摸起来润手的校服,讨厌走过教学楼墙角时那扑鼻而来的、混合着青苔和旧书本的霉味,更讨厌从教学楼通往图书馆那条必经的、湿滑崎岖的石板小径。

此刻,她就走在这条小径上。怀里抱着厚厚一摞刚从图书馆还回来的复习资料,大多是些枯燥的文史哲典籍,沉甸甸地坠着她的手臂。一把老旧的、伞骨有些松动的雨伞,在头顶勉力支撑着,抵挡着细密又顽固的雨丝。风毫无征兆地加大,卷着冰凉的雨点,斜斜地扫过来,伞面“呼啦”一声,不堪重负地向外翻折过去,像一个瞬间被击垮的投降者。

冰冷的雨水立刻趁机侵袭,打湿了她的刘海,顺着额角滑下,滴进脖颈,激起一阵寒颤。她低呼一声,手忙脚乱地想要稳住伞,又要护住怀里快要滑落的书,一时间狼狈不堪,像一只在风雨中扑棱着翅膀却无法起飞的小雀。

就在那摞书即将脱离掌控的瞬间,一只修长、骨节分明的手,稳稳地托住了书本的底部。那动作迅捷而有力,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安定感。

同时,头顶那片破碎的、漏雨的天空消失了,被一片深邃的、干燥的蓝色所取代——一把深蓝色的、宽大的伞,如同一个沉默而可靠的守护者,严严实实地为她撑起了一方小小的、无雨的世界。

风雨声似乎在这一刻被隔绝在外。

苏晚晴有些怔忡地抬头。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校服洁白挺括的衬衫领口,一丝不苟地扣到最上面一颗。然后,是线条流畅的下颌,微抿的、显得有些冷淡的薄唇,挺直的鼻梁,最后,撞进了一双沉静如古井的眼眸里。

是陈序。

理科一班的陈序。

这个名字在年级里,几乎是一个传说。成绩常年稳居红榜前三,尤其是物理和数学,据说能让老师都感到棘手。他长得清俊,是那种带着疏离感的好看,眉宇间总是笼罩着一层淡淡的、拒人千里的冷漠。他不爱说话,很少参与集体活动,像山巅覆着的一层终年不化的薄雪,遥远又洁净,让人难以靠近,却又忍不住仰望。

此刻,这层“薄雪”就近在咫尺。他比她高出一个头还多,她需要微微仰视才能看清他的脸。他脸上没什么表情,只是安静地、近乎固执地将伞面的大半都倾向她这一边,任由冰凉的雨点迅速洇湿了他自己右肩的蓝色校服,那片蓝色一点点加深,蔓延开一片深色的水痕。

周围的世界仿佛被按下了静音键。只有雨点敲打周围树叶和伞面的沙沙声,清晰得有些过分。

“……谢谢。”苏晚晴听到自己的声音,带着一丝刚受过惊吓后的微颤,还有一点点不易察觉的紧张。心跳像揣了一只受惊的兔子,毫无章法地撞击着胸腔。

陈序没有回应她的道谢。他的目光,从她微湿的、粘在额角的刘海,缓缓下移,落在了她怀里那摞书最上面的一本——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深蓝色的封面,此刻溅上了几滴圆润的雨珠,像无声的眼泪。

他依旧沉默着,空着的左手,极其自然地伸向自己斜挎在身侧的黑色的、看起来相当结实的书包侧袋,从里面掏出一包纯白色、没有任何花纹的纸巾。抽出一张,递到她面前。

“书湿了。”他的声音和这雨天的氛围奇异地融合在一起,清冽,干净,带着一点点微沉的磁性,敲打在苏晚晴的耳膜上。

她愣了两秒,才反应过来,慌忙接过那张柔软的纸巾。指尖不可避免地触碰到了他的,很短暂的接触,却像有一道微弱的电流窜过,让她几乎要缩回手。她低下头,掩饰性地、小心翼翼地擦拭着《百年孤独》封面上的雨痕。动作轻柔得仿佛在对待一件易碎的珍宝。

他的伞很大,创造出的这片无雨空间按理说应该很宽敞。但苏晚晴却觉得,空气仿佛因为他沉默的存在而变得粘稠、逼仄。她能清晰地闻到他身上传来的淡淡气息,不是汗味,也不是常见的少年运动后的蓬勃热气,而是一种很干净的、像是阳光晒过的棉布混合着某种清爽皂角的味道,或许,还有一丝极淡的、属于墨水的微涩。在这潮湿闷热的雨天里,这股味道显得格外清晰好闻。

“走吧。”

他再次开口,声音没什么起伏,像是在陈述一个既定事实。

苏晚晴这才如梦初醒,抱着书,跟在他身侧,重新迈开步子。他配合着她的步调,走得不快,那把深蓝色的伞,始终稳稳地、坚定地偏向她这一边。

这条平时觉得漫长又难走的小径,此刻仿佛被无限缩短。她所有的感官似乎都被放大了——能听到雨水从伞沿滴落的声音,能听到自己略显急促的呼吸声,甚至能听到他平稳的脚步声,踏在湿漉漉的石板上,发出轻微而规律的声响。

她不敢再抬头看他,目光只能局促地落在前方被雨水洗刷得格外干净的青石板上,或者,是眼角的余光里,他那只握着伞柄的手。手指修长,指甲修剪得干净整齐,用力时,骨节微微泛白,显出一种沉稳的力量感。

她的大脑一片空白,平日里那些纷飞的文史知识点此刻消失得无影无踪,只剩下一种混杂着窘迫、感激、以及一丝……难以言喻的悸动的情绪,在胸腔里无声地发酵。

这段路,安静得只剩下雨声。他没有试图找任何话题,她也丧失了组织语言的能力。这种沉默并不让人尴尬,反而像一层无形的薄膜,将两人与周遭嘈杂的雨世界隔离开来。

终于,看到了教学楼的屋檐。明亮的灯光从窗户里透出来,带着一种回归现实的温暖。

走到檐下干燥的地面,苏晚晴几乎是立刻从他伞下的那片“晴空”里钻了出来,仿佛多停留一秒,都会泄露自己过快的心跳。她转过身,面对着他,再次郑重地道谢,这次声音稍微平稳了些:“谢谢你,陈序同学。”

陈序手腕一抖,利落地收起了伞。雨水顺着紧绷的伞面汇聚成流,从伞尖滴滴答答地落下,在他脚边晕开一小圈深色的水渍。他抬起眼,目光再次落在她脸上,这次停留的时间似乎比刚才长了一秒,然后,他的视线微微下移,落在了她因为微湿而显得有些凌乱的发梢上。

他忽然上前一步,将手里那包几乎没怎么用过的纸巾,不由分说地塞进了她抱着书的手臂缝隙里。

“擦擦头发,”他的声音依旧平淡,但说出的内容却带着一种超出陌生同学关系的、近乎笨拙的关怀,“别感冒。”

说完,不等苏晚晴再次反应,他便转过身,握着那把还在滴水的深蓝色雨伞,迈开长腿,几步就汇入了走廊里喧闹涌动的人群中。那个清瘦挺拔的蓝色背影,在穿梭的学生间几个起伏,便彻底消失不见。

苏晚晴站在原地,怀里抱着沉甸甸的书,臂弯里揣着那包柔软的、带着他指尖残余温度和干燥皂角气息的纸巾。屋檐外,雨依旧下得缠绵悱恺,整个世界都笼罩在一片迷蒙的水汽里。

可她心里,却仿佛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那持续了半个多月的、因潮湿天气而生的阴郁情绪,似乎被这短暂的交集撕开了一道小小的口子。一种微妙的、陌生的暖流,正从那个口子里,悄悄地、势不可挡地渗透进来,蔓延至四肢百骸。

她低下头,看着那包纯白的纸巾,又想起他被打湿的右肩,和他那双沉静无波的眼眸。

陈序。

她在心里,无声地、郑重地,又念了一遍这个名字。

原来,传说中冰冷如山巅积雪的人,也会有不为人知的、细心的温柔。

这场突如其来的雨,似乎并没有那么令人讨厌了。

抱着书回到文科班的教室,晚自习的***刚好响起。教室里灯火通明,大部分同学已经伏在案前,只剩下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和偶尔翻动书页的轻响。

苏晚晴走到自己的座位,轻轻放下书。同桌周芸抬起头,推了推厚厚的眼镜,小声问:“晚晴,怎么去这么久?雨下大了吧,看你头发都湿了。”说着,递过来一张她自己带的印花纸巾。

“嗯,差点摔一跤。”苏晚晴含糊地应着,接过周芸的纸巾,道了谢,却下意识地将陈序给的那包纯白纸巾,小心翼翼地塞进了课桌抽屉的最里层,仿佛那是什么需要珍藏起来的物事。

她拿起周芸给的纸巾,擦拭着头发和脸颊上的雨水,动作有些心不在焉。指尖似乎还残留着刚才接过纸巾时,那短暂触碰带来的微麻感。鼻尖萦绕的,也还是那股干净的、混合着皂角与阳光的味道,它将教室里熟悉的粉笔灰和油墨味都驱散了不少。

她甩甩头,试图将那个蓝色的身影和清冽的声音从脑海里驱逐出去,强迫自己将注意力集中在摊开的英语习题集上。密密麻麻的字母在眼前晃动,却怎么也组不成有意义的句子。脑海里反复播放的,是那只稳稳托住书本的手,是那片骤然降临的、蓝色的“晴空”,是他微湿的肩头,和他最后那句“别感冒”。

原来,他都知道。知道她的名字,知道她是哪个班。可是,他们明明……毫无交集。除了每次年级大考后,在红榜上,她的名字通常徘徊在十几二十名,而他的名字,总是高高悬挂在最顶端,那个需要仰望的位置。除此之外,便是做课间操时,隔着几个班级,能远远看到的那个永远挺直、做动作一丝不苟的背影。

“喂,发什么呆呢?”周芸用笔帽轻轻戳了戳她的手臂,压低声音,“这道完形填空,你选什么?”

苏晚晴猛地回神,有些慌乱地看向习题册,脸颊微微发烫,好像内心那点隐秘的波澜被人窥见了似的。“啊?我看看……”

她深吸一口气,用力掐了自己的手心一下。苏晚晴,清醒一点,距离高考只有不到三个月了。那些不切实际的、如同雨中泡沫般的悸动,应该和这场雨一样,尽快让它过去。

然而,理智是一回事,情感又是另一回事。

接下来的晚自习,她效率极低。做题做到一半,会不自觉地停下笔,目光飘向窗外依旧连绵的雨丝,然后失神片刻。或者,在背诵古文时,脑子里会突然冒出他递过纸巾时,那双沉静眼眸里一闪而过的、或许是她错觉的微光。

放学***响起,雨势已经小了很多,变成了淅淅沥沥的毛毛细雨。同学们收拾好书包,三三两两地结伴离开。

苏晚晴磨蹭着,等到教室里的人走得差不多了,才慢吞吞地整理好东西。她再次从抽屉里拿出那包纸巾,捏在手里,纯白的包装在灯光下显得有些刺眼。她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将它放进了自己书包的内袋,拉好拉链。

走出教学楼,清凉湿润的空气扑面而来。她没有立刻撑伞,任由细密的雨丝落在脸上,带着微微的凉意,似乎这样能让她更清醒一些。

回家的路,需要穿过一条热闹的小吃街。即使下着雨,街道两旁依旧灯火通明,食物的香气混合着雨水的清新,弥漫在空气里。她习惯性地走向常去的那家奶茶店,想买一杯热奶茶暖暖身子。

排队的时候,她的目光无意识地扫过街对面。

然后,她的心跳,再一次漏跳了一拍。

街对面,一家二十四小时营业的书店门口,暖黄色的灯光下,站着一个熟悉的身影。深蓝色的校服,清瘦挺拔,肩上是那个黑色的书包。是陈序。

他没有打伞,细雨在他的发梢和肩头蒙上了一层极细的白绒。他手里拿着一个牛皮纸包裹的三明治,似乎刚从那家便利店出来。他没有立刻离开,而是微微靠在书店外的玻璃橱窗边,低着头,安静地吃着那个简单的晚餐。

橱窗里透出的灯光,柔和地勾勒出他侧脸的轮廓,少了些许白日的冷硬,多了一份难以言喻的……孤独感。

苏晚晴怔怔地看着。她想起关于他的一些传闻,说他父母都在国外,他一个人住在学校附近的公寓里。平时看来,这传闻或许是真的。

他很快吃完了三明治,将包装纸揉成一团,精准地投进了几步外的垃圾桶。然后,他抬起头,似乎是无意识地,目光越过车水马龙的街道,看向了这边。

苏晚晴的心猛地一紧,几乎是条件反射般地,立刻转回了头,面向奶茶店的菜单牌,假装在研究口味,心脏却在胸腔里擂鼓般狂跳。他看到她了吗?应该没有吧?街上这么多人……

等她终于鼓起勇气,再次偷偷望过去时,街对面已经空无一人。只有书店暖黄的灯光,静静地照着那片他刚才站立过的、湿漉漉的地面。

仿佛刚才那一幕,只是她混乱思绪下的一个幻觉。

“同学,你的奶茶好了。”店员的声音将她拉回现实。

她接过温热的奶茶,道了谢,转身汇入回家的人流。手心里奶茶的温度,透过纸杯传递过来,却似乎怎么也暖不进此刻有些空落落的心。

这一晚,苏晚晴睡得并不安稳。梦里,反反复复都是淅淅沥沥的雨声,一把深蓝色的伞,一个清瘦的背影,和一包纯白色的、带着干净皂角香的纸巾。

清晨醒来时,雨已经停了。久违的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斑。

她坐起身,揉了揉有些发胀的太阳穴,第一件事,就是伸手从书包里拿出那包纸巾。它在晨光中,依旧安静地躺在那里。

苏晚晴捏着它,走到窗边,拉开了窗帘。金色的阳光瞬间涌了进来,有些刺眼。她眯起眼睛,看着窗外被雨水洗涤后、显得格外清新透亮的世界。

新的一天开始了。高考倒计时又减少了一天。

那些雨中的混乱、悸动、以及街角那惊鸿一瞥的孤独身影,都像是上一个雨季里发生的事情,被这灿烂的阳光晒得有些褪色,变得不那么真实。

她深吸一口清晨干燥而新鲜的空气,将那股莫名的情绪压回心底。现在,不是想这些的时候。

她转身,开始换校服,整理书包,动作利落。只是,在将书包拉链拉上的前一秒,她的动作停顿了一下,然后,还是将那包纸巾,轻轻地、妥善地,放回了书包内袋那个熟悉的位置。

仿佛那是青春里,一个不容丢弃的、带着雨痕和晴空味道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