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流量为王会议室的玻璃门“啪”地合上,空气仿佛比湃源八月的天还要黏稠。
彩色信息流里刚刚闪过一条“某网红又立翻车”,祝景诚却注视着桌子上那份集团新发布的“流量激励政策”打印稿,莫名觉得像在看红色炸毛预警。
方才在办公室走廊,朱新宜正追着欧阳革鸣问:“头条流量要求三天三夜,咱是卖新闻还是卖洗发水?”
欧阳革鸣看似优雅地推了推眼镜,嘴角浮现一丝标准化微笑:“新闻本身就是流量,新时代哪有干新闻的,不蹭热点?”
祝景诚的位置正好在冷气与投影中间,左边是闷头敲键盘的严志鹏,右边是陆晚晴,她正悄悄用手机对着会议桌拍短视频。
“祝老师,表情自然一点,说不定你这个叹气能凑个表情包。”
她眨眨眼,顺手点了自拍美颜。
朱新宜没有坐下,只是用审稿的眼神扫过众人。
“各位,董事会的意思你们都看了。
以后每周流量榜前三才有稿酬激励,主编微信己明确——‘不讲流量,就讲江湖,别做佛系新闻’,大家还有疑问吗?”
严志鹏压低嗓子:“这不是变相逼我们搞标题党嘛?
我那昨天写的‘街头馒头三十年不涨价’才十万阅读,就己经快被点名批评了。”
一瞬间,会议桌成了吐槽大会。
陆晚晴对祝景诚轻声道:“昨天我发了条‘手机辐射能不能致秃’的短视频,八十万播放。
评论区都在表演脱发现场。
新闻理想这东西,是不是得先用流量养活?”
祝景诚咬着笔帽,试图用幽默抵挡现实的暴击:“我觉得我们可以考虑推出‘如何用新闻稿治失眠’的新栏目,收点击的同时还能造福社畜。”
朱新宜冷不防一句:“你们这些小孩,新闻不是搞笑段子,也不是资本的吸流神器。
你们有一天会明白,点击不是一切。”
欧阳革鸣故作神秘地敲敲桌面:“数据不会骗人,祝景诚,既然你有新闻理想,这次流量激励倒不如当作真实较量。
就看你们谁能把正经稿做成流量爆款——作为主编,我很想看到‘理想分分钟被现实吊打’的精彩过程。”
会议室一阵哄笑,但祝景诚心里咯噔一下。
主编的话,是玩味还是宣战?
午休时分,祝景诚和严志鹏趴在窗台边,透过湃源楼下的人潮发呆。
新闻行业的理想和现实,就像这城市的流量天堑,谁也说不清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祝哥,你真的认真的吗?
用流量养理想,怎么听都像用辣条当主食。”
严志鹏一脸苦相,手机里的“流量排行榜”几乎要把他逼到自闭。
祝景诚耸耸肩:“我更喜欢‘流量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不过这块砖,总得垫在点靠谱的故事下面。”
陆晚晴带着自拍杆凑上来:“来点原创民生热点呗?
最近湃源夜市食品安全问题挺难拍,不如我们做个‘市井探秘’,既有流量也有深度。
我能帮你们首连几个热搜博主,互动就蹭上了。”
祝景诚一时没回话。
他喜欢这姑娘的脑回路,以前觉得新闻是正襟危坐的文字,但今天狠现实地感到,如果没有传播和流量,那些理想顶天立地,站不住脚——尤其在“风口财经”这种地方。
下午临稿会前,聂怀棠发来微信,消息一如既往毒舌:“你风口财经新政都学会了吗?
标题要刺激,画面要尽量抓马,有空请教我怎么做表面犬儒但又安全不会被公关怒怼。”
祝景诚回复:“你是新闻界带学姐学弟的黄大锤吗?
下次来公司做个自媒体‘现实与理想’PK赛?”
聂怀棠回了个笑哭表情:“输赢不重要,记得有底线就行。”
晚间,风口财经编辑部像被打了鸡血。
大家争相用段子、民生痛点、社会热点包装稿件。
朱新宜拒绝加入这种“流量比拼”,把自己的深度调查稿锁在抽屉里。
这让祝景诚心头隐隐作痛——每个人的新闻理想,在这层层数据表格中是否还能存活?
欧阳革鸣巡场时,停在祝景诚工位。
主编低声说:“你现在有两条路。
一是做大流量,抓住资本的尾巴好好飞一把。
二是坚持理想,做好蹲守,但要有心理准备,理想在这行有时连夜宵都买不起。”
祝景诚挤出一丝苦笑:“能不能给我第三条路?
流量和理想能不能做个拼盘?”
欧阳革鸣摇头,眼神里既有戏谑也有某种欣赏:“你们这一批新人,理想多,现实猛。
拼盘?
你慢慢折腾,总有一款适合你,但流量为王,永远不会变。”
编辑部气氛变得微妙起来。
严志鹏己经开始试图“标题党”化民生报道,陆晚晴刷起热门评论区,朱新宜坚守传统新闻阵地,祝景诚夹在两边,心中揣着不甘和倔强。
最终,他拉开抽屉,从最底层翻出一张旧稿件草稿,上面写着:“城市深夜里的等候者——小饭馆老板与外卖骑手的生存记。”
祝景诚望着稿纸出神。
今晚的流量拼杀也许非常现实,但他知道这个故事,如果讲得好,未尝不能传递真正的价值——在刷屏的流量背后,城市的温度还在。
窗外,湃源夜色潮涌,霓虹闪烁。
编辑部内,敲键盘的手指在数据与理想之中徘徊。
祝景诚深吸一口气,开始重新修改那则属于梦想的稿件,哪怕明天的流量榜依旧无情,他还是想试一试。
键盘的敲击声中,明天的分歧己然悄然发酵。
但在光怪陆离的湃源,这一点不甘或许就是“流量江湖”里最宝贵的注脚。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