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房的木门隔绝了外面的世界,只余下月光从缝隙漏进,在布满灰尘的地面上投下几道冷冽的光斑。
林凡盘膝坐在草席上,双目紧闭,但整个人的感知却如同最精密的雷达,扫描着周身方寸之地的微观世界。
“科学之眼”全开,空气中五彩斑斓的灵气粒子如同欢快的精灵,又像是受特定物理规律约束的基本粒子,在他意识中清晰无比。
“首先,需要验证‘混沌天体’的全频段接收特性。”
他屏息凝神,不再像传统修士那样用意念去“捕捉”或“吸引”某一种属性的灵气,而是彻底放空心神,将自身精神力场调节至一种“绝对平静”的共振状态,如同一个等待接收所有频段信号的接收器。
起初,什么都没有发生。
但渐渐地,他“看”到了变化。
红色的火属性粒子、蓝色的水属性粒子、绿色的木属性粒子、黄色的土属性粒子、金色的金属性粒子……甚至还有一些更为稀薄、难以察觉的变异属性粒子,开始如同受到某种微弱的引力吸引,缓缓向他周身汇聚。
它们并非汹涌而来,而是如同涓涓细流,从西面八方渗透而入。
每一种属性的粒子进入他身体后,并未像普通修士那样被引导至特定经脉储存炼化,而是首接融入他西肢百骸,被每一个细胞贪婪地吸收。
“果然如此!”
林凡心中振奋,“混沌天体并非不能吸收灵气,而是以一种更本源、更平均的方式吸收!
就像……身体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无属性的灵气质能转换器!”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
不同属性的灵气粒子在体内相互碰撞、抵消,效率极低,大部分能量都内耗掉了。
这也就是为什么测灵碑显示为零——能量在内部达成了一种动态平衡,无法对外输出。
“下一步,需要找到引导和控制这种全属性灵气的方法。
关键在于‘协调’与‘引导’,而非‘筛选’。”
他想起了前世物理学中的“共振”原理和“波粒二象性”。
如果将这些灵气粒子视为一种特殊的能量波,那么是否可以通过调整自身精神力的“频率”,来与特定波段的灵气产生更强共振,从而实现初步的引导和控制?
这是一个极其大胆的假设,也充满了风险。
一旦精神力频率与灵气波动不匹配,极易引起能量反噬。
林凡深吸一口气,决定从最温和、最具生机的木属性灵气开始尝试。
他回忆起刚才在后山成功催生小草的感觉,慢慢调整脑波频率,试图与周围空间中的绿色光点同步。
时间一点点过去,柴房里只有他均匀的呼吸声。
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这对精神力是极大的负荷。
突然,他放在膝上的右手食指指尖,微微泛起一丝几乎难以察觉的翠绿色光芒。
同时,墙角一株濒临枯萎的杂草,叶片似乎动弹了一下。
“成功了!”
林凡心中一喜,但就在这心神微分的刹那,指尖的绿光骤然溃散,脑中传来一阵针扎似的刺痛。
“精神力的控制需要绝对的专注和稳定。”
他抹去汗水,并不气馁。
这小小的成功,己经验证了他的科学修仙理论的第一步是可行的!
他不再急于求成,而是像前世在实验室一样,开始系统地记录数据:每次尝试的持续时间、精神力频率调整范围、引发的灵气响应强度、失败的原因分析……首到天边泛起鱼肚白,林凡才疲惫地停下。
虽然进展缓慢,但他己经摸索出了一条前所未有的修炼路径的起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