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天香书阅!手机版

天香书阅 > 其它小说 > 微光映像翻车

微光映像翻车

ldy的ZXY 著

其它小说连载

《微光映像翻车》火爆上线啦!这本书耐看情感真作者“ldy的ZXY”的原创精品陆星轨江微光主人精彩内容选节:深夜十一星城大学物理实验中心A栋三只有307室的灯还亮像颗倔强悬在墨黑天幕上的孤陆星轨坐在电脑修长的手指敲下最后一个回车键指节都透着股紧绷后的松屏幕复杂的模拟星云在引力作用下缓缓旋转、碰撞、凝最后化作一行行精准的数据在黑暗里泛着冷白的他微微后摘下鼻梁上的防蓝光眼指尖揉了揉发酸的眉心里轻轻松了口气——成七十三从观测、计算到模关于“星...

主角:陆星轨,江微光   更新:2025-10-22 22:32:33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深夜十一点,星城大学物理实验中心A栋三楼,只有307室的灯还亮着,像颗倔强悬在墨黑天幕上的孤星。

陆星轨坐在电脑前,修长的手指敲下最后一个回车键时,指节都透着股紧绷后的松弛。

屏幕上,复杂的模拟星云在引力作用下缓缓旋转、碰撞、凝聚,最后化作一行行精准的数据流,在黑暗里泛着冷白的光。

他微微后靠,摘下鼻梁上的防蓝光眼镜,指尖揉了揉发酸的眉心,心里轻轻松了口气——成了。

七十三天,从观测、计算到模拟,关于“星际尘埃在早期宇宙磁场形成中的作用”的模型,总算快要收尾。

等这批数据跑完,做最后的校验,一篇足够震动学界的论文,就该诞生了。

实验室里静得很,只有机器运转时低低的嗡鸣,衬得这里愈发像个隔绝外界的孤岛。

一切都规整得近乎刻板:实验器材擦得一尘不染,按类别归在固定的角落;书架上的书籍文献,按使用频率和出版年份排得整整齐齐;就连桌面上唯一的私人物品——那个黑底白纹的简洁保温杯,也永远朝着同一个角度放着。

这里是他的地盘,一个用逻辑、公式和绝对秩序搭起来的世界。

在这里,所有变量都能掌控,所有结果都能预测,这种确定感,让他心里有种近乎神圣的安宁。

只有窗外偶尔飘进来的、属于城市的模糊喧嚣,才会提醒他——外面还有个混乱、嘈杂,全是不可控因素的世界。

目光无意间扫过桌面角落,那里压着张泛黄的旧照片。

照片里,眉眼和他有几分像的女人站在庞大的粒子对撞机前,笑容温温柔柔地看着镜头。

是他妈妈,林清音,曾经很厉害的高能物理学家。

回忆像无声的潮水,一下子就漫过了所有感官。

也是一个晚上,家里的电话突然尖锐地响起来,打破了所有平静。

然后是养父秦教授沉得像铅的声音:“星轨,你妈妈……实验室出了意外……意外”。

这个词像根冰针,一下扎进了心脏最软的地方。

从那天起,他的人生目标就变得无比清晰——他要拼尽全力,搞懂这个世界运行的底层规则,把所有不可控的“意外”,都摁在理性的光里,让它们无处可藏。

他戒掉了同龄人爱做的那些事,不娱乐,少社交,把自己活成了一台精密的仪器——任何多余的情绪波动,在他眼里,都是计算里该死的干扰项。

他重新戴上眼镜,指尖轻轻把照片翻了过去,扣在桌面上。

有些伤口,没必要一遍遍扒开看。

可就在这时,变故陡然而生。

屏幕上原本流畅滚动的数据流突然一卡,跟着就像被只无形的手狠狠搅乱,开始扭曲、错乱,最后变成一片毫无意义的乱码。

下一秒,整个屏幕“唰”地黑了!

不是断电。

实验室的灯还亮着,机器的嗡鸣也没停,只有屏幕成了一片死寂的黑。

陆星轨瞳孔猛地一缩,心脏漏跳了半拍。

他立刻俯身,手指飞快地检查主机和连接线,一切都好好的。

等他首起身时,漆黑的屏幕中央,突然跳出一行刺眼的血红色大字,像道狰狞的伤疤:“规则,即是用来打破的。”

字体是张扬的涂鸦体,带着股玩世不恭的戏谑,和实验室里严谨的学术气格格不入,刺眼得让人心里发慌。

一股寒意从脊椎窜上头顶,陆星轨攥紧鼠标疯狂点击,键盘快捷键按得噼啪作响,可屏幕纹丝不动,那行字就那样嚣张地占着视野,像在无声地嘲笑他所有的努力。

强制重启。

等电脑重新进入系统,他几乎是颤抖着点开存储实验数据和模型的文件夹——空了。

七十三天的心血,数以GB计的关键数据,连备份文件都没剩下,干干净净的,像从来没存在过。

空荡荡的文件夹,像座沉默的墓碑,立在屏幕中央。

震惊、愤怒,还有一股说不出的荒谬感,像岩浆似的在胸腔里翻涌,几乎要冲垮他引以为傲的理性。

他攥紧拳头,指节用力得泛了白,逼着自己深呼吸——失控没用,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他调出系统日志,一点点追查痕迹。

入侵者手段很干净,大部分访问记录都被清了,只有在系统底层的一个日志碎片里,捕捉到一条一闪而过的异常访问记录,源头指向校园网的动态IP池。

而这条记录旁边,恰好跳出来一条校园网络管理中心的临时权限通知,时间几乎完全重合:因“艺术系街头文化社墙体彩绘活动需要”,临时授予成员江微光,今晚八点至十点访问实验中心外部网络节点的权限。

“江微光。”

陆星轨低声念出这个名字,冰冷的镜片后,眼神锐得像刀。

一周前的那场“城市公共空间规划”讲座上,就是这个人,和他吵得不可开交。

当时他按着效率和秩序最大化的原则,讲标准化规划的必要性,这个男生突然从后排站起来,语气毫不客气地反驳:“陆同学,你所谓的‘最优解’,抹杀的是生活的趣味和人性的温度!”

他声音清亮,带着股不加掩饰的叛逆:“城市不是机器,它该允许‘意外’,允许不完美,允许墙角的涂鸦和街头的歌声!

那才是活着的证据!”

那时候,陆星轨只觉得这人不可理喻,沉溺在没用的感性里。

两人不欢而散,他没放在心上。

可现在,他耗尽心血、视作“秩序成果”的实验数据,偏偏在这个主张“打破规则拥抱意外”的人获得权限的时段里,彻底被毁了。

屏幕上那行张扬的涂鸦字,和江微光在讲座上桀骜的样子,在他脑子里完美地叠在了一起。

是报复?

还是某种幼稚的“行为艺术”,就为了证明他那套荒谬的观点?

逻辑链条好像一下子通了——证据、动机,连那带着个人风格的“宣言”都有了,一切都指向江微光。

陆星轨关掉日志窗口,实验室又恢复了死寂。

他坐在椅子上,窗外遥远的霓虹在镜片上投下细碎的光斑,冷得像冰。

他丢的不只是七十三天的时间,更是通往母亲曾探索过的未知世界的,一条可能的路。

过了好久,他拿起手机,调出校园通讯录,找到了那个名字。

指尖悬在拨号键上,顿了顿。

如果这就是江微光想要的“意外”……那他会让这个人明白,打破规则,是要付出代价的。

可就在他准备按下拨号键的瞬间,屏幕右下角,一个加密的临时对话窗口毫无征兆地弹了出来,打断了他的动作。

窗口里只有一句话,没头没尾,却让他后脊瞬间窜起一股寒意:”你以为,消失的只是数据吗?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