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天香书阅!手机版

天香书阅 > 其它小说 > 破阵刀 偏刀 朝天刀

破阵刀 偏刀 朝天刀

永恒不朽问心君 著

其它小说连载

热门小说推《破阵天刀》是永恒不朽问心君创作的一部其它小讲述的是高粱队员之间爱恨纠缠的故小说精彩部分:作者:永恒不朽的问心君1. 1941年冀中平原的雪下得没边没铅灰色的天空压得很连村口那棵老槐树的枝桠都被雪压得弯了枝头上挂着的冰棱像一把把小刀风一吹就“叮当”我跟着三叔在“铁血队”当通信兵刚满十六个子还没队里的步枪每天揣着个用铁皮焊的饭盒——饭盒里裹着油油纸里是给各据点送的情我就揣着这“命根子”,在没膝的雪地里钻来钻耳朵和手冻得发却不敢揣进怀...

主角:高粱,队员   更新:2025-10-21 06:59:49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作者:永恒不朽的问心君1. 1941年冬,冀中平原的雪下得没边没沿,

铅灰色的天空压得很低,连村口那棵老槐树的枝桠都被雪压得弯了腰,

枝头上挂着的冰棱像一把把小刀子,风一吹就“叮当”响。

我跟着三叔在“铁血队”当通信兵时,刚满十六岁,个子还没队里的步枪高,

每天揣着个用铁皮焊的饭盒——饭盒里裹着油纸,油纸里是给各据点送的情报,

我就揣着这“命根子”,在没膝的雪地里钻来钻去,耳朵和手冻得发紫,却不敢揣进怀里,

怕体温把情报弄潮。三叔是队里的刀术教头,四十出头的年纪,

脸上有道刀疤从左眉骨斜着划到右下颌,那是1939年跟鬼子在高粱地里拼杀时,

被鬼子的军刀划的,当时血流了满脸,他愣是没哼一声,反手用刀劈了那鬼子。

他背上总背着柄牛角柄的环首刀,刀鞘是黑牛皮做的,边缘被岁月磨得发亮,

露出里面的浅棕色牛皮,刀柄上缠着暗红色的布条,那布条洗了又洗,

却总带着点洗不掉的暗褐色——三叔说,那是他爹、我三爷爷的血。这刀是师传的,

叫“破阵刀”,刀身长二尺八寸,刀背厚三分,刀刃薄如纸,砍铁能留印,削木不沾屑。

当年三爷爷就是用这刀,在平型关附近的山路上,跟三个鬼子拼杀,

最后把三个鬼子都砍翻了,自己却因为流血太多,倒在雪地里没再起来,

后来是村民把刀捡回来,交给了当时才二十岁的三叔。第一次跟着三叔执行任务,

是去三十里外的赵家庄送情报。那天雪下得特别大,鹅毛似的雪花漫天飞舞,

把天地间都染成了白色,脚踩在雪地里,“咯吱咯吱”响,没到膝盖深,

每走一步都要先把腿拔出来,再往前迈,走了不到十里地,我的棉鞋就湿透了,

雪水顺着裤脚往裤管里灌,冻得腿肚子直抽筋。三叔看我走得费劲,把他的破军大衣脱下来,

裹在我身上——他里面就穿了件单衣,寒风一吹,他的肩膀都在抖,却笑着说:“小子,

撑住,到了赵家庄,让李婶给你煮碗热姜汤,暖乎乎的,比啥都强。

”我们走到赵家庄村头的歪脖子老槐树下时,已经是后半夜了,村里静悄悄的,

只有几户人家的窗户里透着点微弱的光。可没等我们靠近村口,

就听见远处传来几声狼狗的嚎叫——那是鬼子的军犬,声音粗哑,带着股凶狠的劲儿,

一听就知道是鬼子的巡逻队来了。三叔的脸色瞬间变了,一把把我按在雪地里,

自己往旁边的柴火垛后面躲,同时反手抽出了背上的破阵刀。刀身出鞘时,

发出“噌”的一声轻响,在寂静的雪地里格外清晰,刀身泛着冷冽的青光,像一块冰,

映着漫天飞雪。没一会儿,三个穿黄军装的鬼子端着三八大盖,牵着两条狼狗,

从村西头的小路走了过来。领头的那个鬼子戴着钢盔,钢盔上积了层雪,脸上留着小胡子,

嘴唇冻得发紫,手里举着把军刀,刀鞘上挂着个铜铃铛,走一步就“叮铃”响。

他嘴里叽里呱啦地喊着什么,大概是在催促后面的两个鬼子快点,那两个鬼子跟在后面,

缩着脖子,手里的枪时不时往两边指,显得很紧张。等鬼子走到离我们只有二十步远时,

三叔突然从柴火垛后面冲了出去,手里的破阵刀挥得又快又狠,直劈向领头鬼子的肩膀。

那鬼子反应也算快,赶紧举军刀去挡,“当”的一声脆响,两把刀撞在一起,

火星子在雪地里溅开,领头鬼子被震得往后退了两步,手里的军刀差点掉在地上。

三叔没给他喘息的机会,脚下一滑,绕到鬼子侧面,刀背往鬼子的手腕上一磕,

“咔嚓”一声,鬼子的手腕应声而折,军刀“当啷”掉在雪地里,

紧接着三叔的刀就架在了鬼子的脖子上,稍微一用力,血就顺着刀刃流了下来,滴在雪地上,

像开了一朵暗红色的梅花。剩下的两个鬼子慌了神,举着枪就往三叔这边射,

子弹“嗖嗖”地从三叔耳边飞过,打在柴火垛上,溅起一片雪沫。

三叔拉着我往柴火垛后面躲,趁鬼子换弹匣的空当,一个箭步冲上去,

左手抓住一个鬼子的枪管,右手的破阵刀往鬼子的胸口一刺,鬼子惨叫一声,倒在雪地里,

血很快就把周围的雪染红了。最后一个鬼子想跑,三叔从腰间解下根麻绳,甩了出去,

绳子正好套住鬼子的腿,他用力一拽,鬼子“扑通”摔在雪地里,三叔冲上去,

刀背往鬼子的后脑勺上一砸,鬼子就晕了过去。我从雪地里爬起来,看着三叔手里的破阵刀,

刀身上的血顺着刀刃往下滴,在雪地上积成一小滩,心里又怕又敬——这刀,真能破阵,

真能杀鬼子。三叔把刀插回刀鞘,拍了拍我身上的雪:“别怕,鬼子也是肉做的,

他们怕咱们比咱们怕他们多。”说完,他把晕过去的鬼子绑在柴火垛上,

又把另外两个鬼子的尸体拖到路边的沟里,才带着我往村里走。

2. 铁血队的根据地在山坳里的一座破庙里,那庙以前叫“观音庙”,鬼子来的时候,

把佛像砸了,庙顶也烧了半边,后来队员们把破庙修了修,就成了根据地。

庙里的神龛被改成了指挥部,上面放着张军用地图,地图上用红笔圈着鬼子的据点,

用蓝笔标着我们的活动范围。庙的两边厢房,一边是队员们的住处,一边是厨房和仓库,

仓库里藏着我们的武器——大多是步枪和手榴弹,还有几把像三叔那样的刀。

三叔每天天不亮就起来,带着队员们在庙前的空地上练刀。他站在队伍前面,

手里握着破阵刀,动作标准又有力:“出刀要狠,落刀要准,心里要想着,

这刀是替老百姓砍鬼子的,是替牺牲的兄弟报仇的!”队员们跟着他练,

刀光在晨光里闪着亮,“呼呼”的刀风声此起彼伏。我没事的时候,也会站在旁边看,

看着看着就忍不住跟着比划,三叔见我感兴趣,就把我叫到身边,教我练刀。一开始,

我握刀的手总抖,刀太重,我举着没一会儿胳膊就酸了,劈刀的时候也总劈不准,

好几次差点把刀扔出去。三叔没骂我,只是握着我的手,一点点教我:“劈刀的时候,

要把力气从腰上运到胳膊上,再从胳膊传到手上,这样刀才有力气。

”他还教我怎么躲鬼子的枪——“鬼子的枪远了厉害,近了就不如刀快,只要你能靠近他,

他的枪就没用了。”有次练刀时,我不小心把刀砍在了旁边的柱子上,刀刃卷了个口。

我蹲在地上,看着卷口的刀,眼泪忍不住掉了下来——这刀是三叔的宝贝,我却把它弄坏了,

我怕三叔骂我,更怕他以后不让我学刀了。三叔走过来,蹲在我身边,拿起刀看了看,

说:“没事,刀跟人一样,得经得住磨,卷了口能磨好,要是没了骨气,就再也站不起来了。

”说完,他从仓库里拿出块磨刀石,往上面洒了点水,就坐在门槛上磨起刀来。

磨刀石“沙沙”地响,三叔的手很稳,一点点把卷口的地方磨平,阳光照在他的脸上,

刀疤显得格外清晰。他一边磨刀,一边给我讲三爷爷的事:“当年鬼子屠咱们村,

你三爷爷就是用这把破阵刀,护着村里的老老少少往后山跑。有五个鬼子追上来,

他就拿着这刀,跟鬼子拼,砍倒了三个,自己也被鬼子的枪打中了肚子。他倒在地上,

还把刀举起来,喊着‘别让鬼子过去’,最后是村里的王大爷把刀藏在柴火垛里,

才没被鬼子拿走。后来我找到这刀的时候,刀身上全是血,刀柄都被你三爷爷攥得变了形。

”那天晚上,我躺在厢房里,摸着自己冻得发紫的手,想起三叔说的话,想起三爷爷的样子,

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把刀练好,以后跟三叔一样,用破阵刀砍鬼子,保护老百姓。

3. 开春后,雪化了,冀中平原上的土地慢慢露出了黑色,可鬼子的“扫荡”也开始了。

他们到处烧杀抢掠,把老百姓的粮食抢走,把房子烧掉,还抓了不少老百姓去修炮楼。

有天夜里,我们接到情报,说鬼子要去偷袭下游的李家庄,

那里住着不少从城里逃难来的老百姓,还有几个受伤的队员在那里养伤。队长连夜召开会议,

决定带二十个队员去支援李家庄。三叔主动请战,

说要带一队人从李家庄后面的小河沟绕过去,里应外合,打鬼子一个措手不及。

我也想跟着去,拉着三叔的衣角,说:“三叔,我也去,我能给你们送情报,

还能帮你们看哨。”三叔犹豫了一下,摸了摸我的头:“行,跟紧我,别乱跑,

要是看见鬼子,就赶紧躲起来,别逞强。”我们趁着夜色,往李家庄赶。路上的泥特别深,

一脚踩下去,鞋就陷在泥里,拔都拔不出来。走了大概一个时辰,

远远地就看见李家庄的方向有火光——鬼子已经进了村,正在烧房子。三叔加快了脚步,

队员们也跟着跑了起来,手里的刀和枪都握得紧紧的。我们赶到李家庄后面的小河沟时,

听见村里传来老百姓的哭声和鬼子的喊叫声。三叔把手一挥,队员们就跟着他,

从河沟里爬了上去,悄悄地摸到村边的一座破房子后面。三叔探头往村里看,

只见十几个鬼子正在村里乱窜,有的在抢老百姓的东西,有的在放火,

还有两个鬼子正把一个老奶奶往旁边的柴房里拖,老奶奶一边哭一边挣扎,

手里的篮子掉在地上,里面的鸡蛋摔了一地。“狗日的鬼子!”三叔骂了一声,举起破阵刀,

大喊一声:“冲啊!”就带头冲了进去。队员们跟着他,手里的刀挥得飞快,

直扑向那些鬼子。我跟在后面,手里攥着一把短刀——那是三叔给我的,说要是遇到危险,

就用它自卫。我看见一个鬼子正要对一个小姑娘下手,小姑娘吓得缩在墙角,脸都白了。

我冲上去,用短刀往鬼子的腿上捅了一下,鬼子惨叫一声,回头就要抓我,我赶紧往旁边躲,

正好三叔赶了过来,一刀砍在鬼子的肩上,鬼子倒在地上,血很快就流了一地。

小姑娘的娘跑过来,拉着我的手,往我手里塞了个热红薯:“娃,谢谢你,你真是个小英雄!

”我拿着红薯,心里暖暖的,虽然手上还在抖,却觉得没那么怕了。这场仗打了半夜,

鬼子被我们打跑了,可我们的队员也牺牲了三个——其中有个叫柱子的队员,才十八岁,

跟我一样大,他为了保护一个老百姓,被鬼子的子弹打中了胸口,倒在地上的时候,

手里还攥着一把刀。三叔抱着柱子的尸体,坐在地上,手里的破阵刀插在泥地里,

眼泪掉在刀鞘上,他哽咽着说:“咱们得赢,一定要赢,不然对不起这些兄弟,

对不起老百姓。”那天早上,老百姓们给我们煮了粥,还拿出了家里仅有的白面,

给我们做了馒头。我看着那些老百姓,他们的房子被烧了,东西被抢了,

却还是把最好的东西留给我们,心里特别不是滋味。三叔说:“咱们当兵打仗,

就是为了保护他们,要是连他们都保护不了,咱们还算什么铁血队?”4. 同年夏天,

天气越来越热,冀中平原上的麦子熟了,金黄色的麦浪一眼望不到边。

可鬼子却在镇上修起了炮楼,炮楼很高,能看到周围十几里地的情况,

鬼子还在炮楼周围挖了战壕,拉了铁丝网,每天都有鬼子在炮楼里站岗,只要看到有人靠近,

就开枪射击。这炮楼像一颗钉子,钉在我们的活动范围内,断了我们跟东边根据地的联系,

队长决定,要把这炮楼端掉。开会的时候,队员们都很兴奋,纷纷请战。

三叔说:“炮楼里的鬼子大概有三十个,还有一挺重机枪,硬冲肯定不行,得想个办法。

”最后,大家决定,让三叔带一队人,

从炮楼后面的排水沟钻进去——那排水沟是以前镇上修的,又窄又臭,

鬼子肯定想不到我们会从那里进去,等三叔他们进去后,先把炮楼里的重机枪手解决掉,

然后里应外合,把鬼子一网打尽。我也想跟着三叔去,可三叔不同意:“排水沟太窄,

你个子小,进去容易卡住,而且里面太危险,你得留着命,以后还要跟着队伍打更多鬼子。

”我只好留在外面,跟队长他们一起,准备在炮楼外面接应。那天夜里,天特别黑,

没有月亮,只有几颗星星挂在天上。三叔带着五个队员,背着破阵刀,手里拿着手电筒,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